有那么一个族群,有那么一个人,为历史时空开创了恢弘大气的格局,助推中华文明触摸新的高度,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拓展和延伸了文明的广度和长度。那个族群是鲜卑,那个人是长乐信都人(今冀州区岳良村)冯太后。


1600多年前,鲜卑民族神秘崛起,在一个战乱时代一统北方山河,完成了文化和制度的自我革命,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鲜卑是一支来自大兴安岭鲜卑山(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奥克里堆山)的游牧民族。匈奴被汉王朝击败远遁大漠后,鲜卑民族开始向匈奴故地迁徙,向西向南进入了“天苍苍野茫茫”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这时的鲜卑部落,还在逐水草而居,属于落后游牧民族。他们真正进入中国政治中心,成为决定中华民族走向的重要推手,是在南北朝时期。


西晋“八王之乱”后,中央政权迅速衰落,原统治力量在北方胡族的压迫下陆续南迁。公元3世纪中叶,游牧民族纷纷侵入觊觎已久的中原地区,展开了长达数百年的残酷混战。


在五个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中原大战演化成为一场消耗战。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幸运地找到了胜利的密码,从而在战争中不断以弱胜强、由弱转强。这个胜利密码,就是团结汉民族、学习汉文化。


从开国之君拓跋珪开始,历代北魏皇帝便与汉人世家豪族的联合,从中选拔官吏;以汉文化为师,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礼仪、民俗等等。到439年,北魏统一了分裂达130多年的黄河流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魏统治下的以汉族为主的各族人口越来越多,民族矛盾也日趋尖锐,北魏统治者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继续慢吞吞地被动汉化,要么主动改革加速汉化。这时,著名的冯氏文明太后登上历史舞台。冯氏出身于北燕皇族,祖父冯弘是北燕国君。太安二年(456年),成为文成帝皇后。献文帝、孝文帝时期两度临朝,强力推行汉化改革:颁布均田令,实施租调制,在地方实行三长制,促使北魏政治、经济体制加速转型。


孝文帝拓跋宏两岁时就由冯太后抚养,冯太后一生无子无女,对孝文帝的教育倾注了全部心血。孝文帝对汉文化的高度兴趣、极好的读书习惯、深厚的汉文化修养都是从冯太后春风化雨般的教诲中得来。冯太后推行改革带来的巨大收益,也被孝文帝真切地看在眼中。


冯太后汉化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使北魏逐渐走向北朝最鼎盛时期。冯太后去世后,孝文帝并没有改弦易辙,而是以更大力度推行汉化改革,并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禁穿鲜卑服、禁止30岁以下官员说鲜卑话、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甚至自己带头改姓,将皇族拓跋改为“元”姓。


依托中原腹地的辐射力,中华文明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茁壮生长于黄河两岸,隔江而治的南朝不再是正统的唯一代表,北魏统治下的中原成为传统文化的中心。这样,北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越来越占据优势。


史学家对冯太后的改革给予高度评价,正如樊树志教授在《国史十六讲》指出:北魏文明太后、孝文帝改革的最大特点在于,把胡人的汉化过程纳入政治体制,使之法制化、常规化,使北方地区的胡人与汉人的差别日趋缩小,以至于融为一体。这是北魏改革最为了不起的成就。


在广泛吸收汉文化的同时,鲜卑拓跋氏还吸收了佛教带来的西域文化(云冈石窟就是其代表,余秋雨先生也在此题字“中国由此迈向大唐”。),为汉文化与鲜卑胡风、西域文化交融创造了丰沃的土壤。北魏时期广泛吸收各族文化与大唐文化兼收并蓄一脉相承,也成为中华文明对文化的包容、以文化来划分种族,能够一直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