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水市阜城县霞口镇创新工作方式,通过文化铸魂、特色塑形、项目强基、资金护航等方式,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探索出一条“产业兴旺、环境优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路径。截至目前,该镇已有8个村成功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其中边庄村和后宫村入选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


聚焦文化根脉,凝聚共建合力。为激发群众参与热情,霞口镇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党员座谈会、群众代表会等形式深入村庄宣讲建设意义,逐户动员,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浓厚氛围。同时,注重深挖历史文化底蕴,走访老党员、老干部,查阅族谱家谱,广泛征集村民提供的文化线索与历史实物。据统计,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全镇累计收集文化线索2500余条、老景实物3600余件,村民累计出义务工达6万余人次,为乡村建设注入深厚文化内涵。


立足资源禀赋,打造特色品牌。 霞口镇坚持因村制宜、一村一策,量身定制建设规划,突出文化特色与产业优势。依托中国最大古梨树群的资源优势,把刘老人村打造为“运河古梨第一乡”,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依托大运河和国家级3A景区的资源发展张华雨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和森林乡村。借力大运河与“物流之乡”产业基础,常庄村成为运河畔一颗璀璨明珠。挖掘“周娘娘传说”文化资源,把大皇庄村打造成为“凤栖古槐皇庄小镇”等。在河北省人居办评定中,霞口镇8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刘老人村、张华雨村2村获评省级精品村,特色化建设路径成效斐然。


夯实基础支撑,提升人居环境。 该镇抢抓“两清一拆一改”、乡村振兴与党建示范片区创建、扶贫村基础设施提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百年梨园景区提升等机遇,以项目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同时做好绿化、美化、净化工程,稳步提升创建实效。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多元筹措资金,保障项目落地。 霞口镇创新思路,通过向上争、企业投、乡贤捐等多种渠道破解资金难题。积极争取农村集体经济积累项目、“一事一议”项目、扶贫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等项目30余个。吸引北京多维集团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刘老人百年梨园基础设施建设,坤腾集团投资200余万元建设大皇庄村,顺发木业投资30万元助力周桥村发展。动员20余位在外经商的乡贤捐资反哺家乡。各村精打细算,将集体积累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办成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