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水市积极落实生育支持政策,通过提升生育医疗服务水平、加强流产关爱和早孕关爱工作等举措,稳步提升健康生育保障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实施母婴安全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实施从孕前到产后全周期的妊娠风险分级管理,指导干预孕期全过程;建成13家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2家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市县全覆盖;每年开展两次市级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培训。完善三级预防体系,强化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检查等一级预防;实施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民生工程、孕产妇艾梅乙检查等二级预防;开展新生儿代谢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等三级预防。


提升生育医疗服务水平,改善产妇生育体验。积极推出爱心助孕活动,在全市6家三级综合医院开展分娩镇痛服务,市妇幼保健院与北京妇产医院合作推广无痛分娩;依托京衡中医药“名片”工程,联合北京鼓楼中医医院等开展孕前中医调理及产后康复服务,引进京津专家百余人次带教指导;同步推进《衡水市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医院评审校验强化规范服务,提升产前—分娩—产后全流程服务质量,持续改善生育体验。


加强流产关爱和早孕关爱工作。将流产关爱服务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在各级医院妇产科设立免费避孕手术点,设置免费药具人工发放点、免费自助发放机,帮助落实高效避孕措施,切实减少非意愿妊娠和重复流产。全市3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建成早孕关爱门诊,通过专业咨询成功劝阻非必要流产;衡水卫校附属医院成立复发性流产保胎门诊,为1000余名孕妇成功保胎。


强化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预防非意愿妊娠。以“预防非意愿妊娠,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标,开展专题宣传,连续三年举办“健康为青春护航”讲座及比赛;构建“医院—学校—家庭”宣教体系,通过家长学校、校园巡讲和线上科普提升青少年知识知晓率;组建4500余名的健康指导员队伍,为孕产妇及家长开展公益课堂和“家庭健康大讲堂”;推行“首诊教育”制度,培训生殖方面医务人员200余人,将健康教育融入诊疗全流程,全面提升青少年生殖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