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滏阳河衡水市区下游段生态河道治理工程现场一派繁忙,雨水公园、海绵科普园等节点工程正加速推进。该工程主要包括河岸海绵化治理、排水口整治、路面改造、绿化提升以及驿站、照明等配套便民设施建设,旨在进一步改善滏阳河市区段两岸景观环境和休闲品质,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和雨水收集利用水平。
城市是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让城市更加安全宜居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愈发复杂多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有效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去年以来,我市按照“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目标要求,着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口袋公园建设、畅通地下管网等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项目,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具韧性、更显智慧。滏阳河市区下游段生态河道治理工程,是我市2025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工程竣工后,能有力增强沿河城区的蓄水、渗水和涵养水能力,实现城市的“呼吸”功能,提升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和抵御暴雨灾害的“韧性”。
打造“韧性城市”,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擦亮幸福底色的重要举措。滏阳河市区下游段生态河道治理工程的有序推进,正是我市迈向安全宜居“韧性城市”的坚实一步。打造“韧性城市”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观念,妥善处理整体与局部、当前和长远等重大关系,统筹发展与安全,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等多个维度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救援处置、综合保障等多方面研发关键技术、装备和平台,推动城市治理朝着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