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帮邻居说媒是搭把手,现在成了‘公益红娘’,既能帮年轻人找幸福,还能讲讲婚事新办的理儿,这活儿干着带劲!”近日,刚参加完授旗仪式的衡水市冀州区南漳淮村妇联主席史文红说起新身份满脸笑意。如今在冀州区,一群像她这样的“公益红娘”正忙着两件事:为单身青年牵红线,为文明婚恋树新风。



今年7月,冀州区妇联联合民政、文明办等部门“组团”发力,拉起了一支覆盖全区的“公益红娘”队伍。20支服务分队扎根城乡——10支深耕区直单位,10支深入乡镇村落。首批“红娘”持证上岗,免费帮单身男女牵线搭桥的同时,还当起“宣传员”,把“婚事简办”的现代理念揉进家长里短的闲聊中,让文明婚恋观悄悄发芽。





想找对象?“公益红娘驿站”里藏着巧思。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爱情基地”,透着浓浓的文化味儿:婚俗展厅里,老辈人的粗布嫁衣、木梳礼盒,诉说着“嫁的是情不是钱”的老话;锦书囍事工作室里,年轻人提笔写下对爱情的憧憬;集体婚礼基地更热闹,一场场“零彩礼”婚礼上,新人鞠躬谢父母,简约却暖心。依托本地文旅资源,驿站还串起“婚恋+文旅”链条,相亲时逛公园、看展览,成了冀州青年的新时髦。




“红娘”的服务不止于“牵线”。节假日里,露营派对、景点联谊让年轻人自然相识;“520”当天,“最美家庭”代表为新人颁证,把“互敬互爱”的家风当面传;“婆媳互夸”会上,一句“妈做的饭比啥都香”让全家暖融融;幸福课堂里,年轻人认真地学习着给感情“保鲜”的小窍门。此外,通过联合拍摄《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等微视频、制作《冀州区婚恋指导手册》、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等,以群众身边的典型事例,积极宣传移风易俗措施做法,倡导“零彩礼”“低彩礼”新风尚,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融入基层治理格局。


“接下来还要让更多人知道,好姻缘靠真心,不是靠彩礼。”区妇联工作人员说。如今在冀州,“公益红娘”们的脚步不停,把红线牵得更紧,让新风传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