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水市桃城区河东街道党工委紧密围绕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城市建设三大“助推器”,坚持农村、社区两手抓两手硬,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面提升。
组织联建,打破壁垒聚合力。党建引领壮大集体经济。组建东明村企联建党总支,实施股份制改革,盘活集体资产;依托城市更新、拆迁改造地域优势,打造干马村康之源健康体检中心项目并在产权交易平台出租未来资产大厦,带动干马村集体年收入增加345万元。支部联建增强辐射带动。组建村社联建党总支,红色朝阳爱心互助协会在周通村、郭庄村成立驻村帮扶工作队,开展宣传引导、慰问走访、环境清理等志愿帮扶活动20余次、慰问群众50余人,助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共建共治优化营商环境。街道党工委联合河东派出所、东门口旧货市场、警企平安自律协会,组织开展“互惠、益民、共富”购销座谈会,成功签订 15份购销意向协议书,有效促进辖区企业互惠共赢。
五级联动,网格管理添动力。党建统领,提升网格治理成效。全面推行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化管理,构建“五级网格”505个,在片区网格上建立临时党组织19个,充分发挥党员在网格管理中的作用,解决各类问题400余个,构建网格发现、协同处理的新格局。实施“头雁”工程,延伸基层服务链条。开展“社区书记接待日”活动,收集居民意见建议50余条,解决问题35个,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平急转换,灵活解决居民需求。结合“双报到”活动,996名在职党员认领岗位275个,开展志愿活动60余次,切实把居民的“心愿清单”变成“幸福清单”,今年以来通过清单为群众办实事30余件。
多元联创,城乡发展焕新力。坚持深度更新,赋能城市蝶变。紧抓“三个载体”,以“五横四纵”路网建设、“一河一带”、“两片区、三市场”为载体,持续拉大城市框架,加快推进滏阳河文化带建设,提升改造东明物流园等专业化市场,不断丰富城市生态。坚持聚焦民生,完善基础建设。开展革命老区建设,为郭庄村和小西野营村提升改造村内道路,共投入266.9万元,村庄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坚持居民自治,激活内生动力。开展“美丽楼道”活动,通过“微公约”“微心愿”,精心打造楼道文化,让居民从“被动治理”到“主动守护”;开展“访千楼进万家”活动,征求意见建议556条,处理解决问题522件,进一步强化党员群众城市治理“主人翁”意识,营造出党员带头、居民自治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