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护肤品柜台或刷电商页面时,你会不会和我一样,更倾向于选择成分安全、有品牌特色的产品?如今国货美妆早已跳出“平价替代”的标签,在各个细分赛道扎稳脚跟,有人偏爱草本配方,有人执着于本土原料,而“高山植物护肤”这条赛道上,有个深耕31年的国货品牌,早就成了不少人的“心头好”,那就是植物医生。


最近,这个把高山植物做成护肤特色的品牌,向资本市场迈进冲击IPO。能在竞争激烈的美妆圈站稳脚跟,还能开启资本化之路,植物医生到底藏着哪些“过人之处”?



要是你用过植物医生的产品,大概率会对他的“高山植物”系列有印象。“石斛兰紧致淡纹”、“青刺果轻敏保湿修护”、“黑松露赋活新生”等高山植物系列覆盖了水乳膏霜、精华、面膜等护肤品类。不管是想要抗初老的朋友,还是敏感肌需要温和修护的小伙伴,都能在里面找到适配的单品。这种“精准对应需求”的产品矩阵,背后其实离不开扎实的研发支撑。


植物医生没走“重营销轻研发”的捷径,反而搭建了“一个中心、五大基地”的研发架构。“一个中心”指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公司联合设立的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主要负责产品基础研究和新品研发;“五大基地”包括昆明植物护肤研发实验室、北京亚太皮肤科学研究所、广州顺德植物护肤配方及临床研究基地、日本东京汉方护肤科学研究中心和植物医生—江南大学中国化妆品原料成分研发基地,主要负责活性原料、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品质保证等研发。



截至2025年5月31日,植物医生已经手握212项专利,其中59项是发明专利,2022-2024年的研发投入也很稳定,分别是7,377.39万元、7,587.63万元、6,633.45万元,占营收比例都超3%。正是这份对研发的执着,让“高山植物”不再只是包装上的噱头,而是真正能落地的护肤功效。


除了产品和研发,植物医生的渠道布局也很有“国货特色”。线下门店是其的“基本盘”,截至2024年末,植物医生全国已经有4328家连锁门店,不管是一线城市的商场,还是三、四线城市的街道,都能看到他的身影。2023年11月,Euromonitor给其颁发了“全球领先的单品牌护肤品专卖店”认证,这可是对线下渠道实力的认可。线上渠道也没落下,在各大电商平台的布局越来越完善,根据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出具的研究报告,按2024年度全渠道零售额计算,公司排名中国单品牌化妆品店第一名。



如今植物医生计划募资9.98亿元冲击IPO,要是成功上市,对品牌来说不仅是一次资本升级,更是能把“高山植物护肤”的国货特色做得更大。毕竟在国货美妆不断崛起的当下,像植物医生这样扎根细分赛道、踏实做产品的品牌,值得被更多人看见,也期待他能带着“中国成分”的底气,在资本市场走得更远。

编辑:牟玉珍


来源:日照新闻网
原标题:植物医生IPO:上市之路开启,国货美妆品牌竞争再添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