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楼宇间,身穿志愿者马甲的居民手持扫帚、抹布,弯腰清理楼道小广告、擦拭公共长椅,用志愿服务为家园“焕新颜”;家风馆内,青少年们围站在传统家训展牌前,循着志愿者的讲解追溯家风故事,在轻声交流中感悟 “孝亲敬长、勤俭持家”的美德力量。沁园社区内这些鲜活的文明场景,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居民生活的每一处角落。


近年来,桃城区路北街道沁园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为核心,创新基层治理模式,通过组建专业社会组织、整合辖区资源、深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让文明风尚扎根社区肌理,浸润居民心田,逐步绘就“邻里相亲、守望相助”的幸福图景。


环境提质:以“绣花功夫”织密宜居网


环境是社区文明的直观体现,沁园社区从细节入手,全力推进环境整治与文明习惯养成。为守护整洁家园,社区常态组织志愿者与工作人员携手行动:清扫道路积尘、清理卫生死角、规范车辆停放、清理楼道小广告,红色身影穿梭楼宇间,成为社区里名副其实的“环境守护者”。


针对儿童群体,社区特别策划“大地美容”主题活动——以孩子为行动主角,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爱护环境”的理念从小根植于心,带动家庭共同参与家园美化。同时,通过悬挂文明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持续强化居民文明意识,推动“讲卫生、爱清洁、促和谐”成为社区共识。


面对宠物扰民这一常见难题,社区组建“宠物协会”精准破局:由居民担任“养宠协调员”,依托微信群及时宣传养宠法规、调解邻里纠纷,还定期组织宠物知识讲座,手把手向居民传授科学养宠技巧,推动“遛宠牵绳、粪便自清”从倡议变为养宠家庭的自觉行动,让人与宠物在社区里和谐共处。


文化浸润:以“家文化”涵养崇德新风


文化是社区文明的“精神内核”,沁园社区以“家庭家教家风”为纽带,搭建多元文化阵地,让崇德向善的风尚深入人心。


社区精心打造家风家训主题文化街区,237块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展示牌沿街道分布,优秀家风故事、经典名言警句跃然其上,居民漫步时便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熏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街区还串联起家风馆、家风广场、家风长廊等多个“家文化”阵地集群,其中家风馆内设传统家文化、红色文化、新时代家文化等多个展区,今年已接待居民参观学习百余场,成为居民感悟家风、传承美德的“打卡地”。


为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社区创新推行“公德·英才·栋梁”三榜联动激励机制:每年组织居民民主评议,对获评的个人及家庭实行“刻字留名、植树挂牌”。目前,社区公德林已栽种12棵石榴树、先后评选出“最美志愿者”5名、“最美家庭”12户,“全国最美家庭”王亚红家庭等典型事迹,更通过“美德成长林”石刻、家风故事展播等形式传遍社区,让“向榜样看齐”成为居民的行动自觉。


服务优化:以“暖民心”架起惠民桥


“居民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沁园社区始终把民生“关键小事”当作“心头大事”,不断优化服务供给,让便民惠民的温度直抵人心。


社区建成的居民活动中心免费向居民开放,由邻里理事会统筹运营——居民集思广益制定维护规则,让“家门口的活动空间”更有归属感;社区食堂专为老年人推出暖心服务:80岁以上老人享半价就餐优惠,针对行动不便群体,还组建“暖心闪送”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免费送餐上门,让老人轻松实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家风馆则由居民担任馆长,志愿者轮流值班,让文化阵地融入群众生活、更具生活气息。





此外,社区还搭建丰富的活动平台:每周一至周五开设合唱、模特、朗诵、健身操、瑜伽等课程,专业老师与居民志愿老师共同授课,满足不同群体的兴趣需求;定期举办“社区公益大集”,义诊、义剪、法律咨询、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一站式”覆盖居民多样化需求;打造社区影院,点亮居民家门口的文化生活。每逢传统节日,“粽香满园迎端午”“邻里百家宴”“重阳敬老宴”“浓情腊八”“小年大锅菜”等聚会如期举行,社区凝聚力与居民归属感持续攀升。



沁园社区将继续深化文明创建,多渠道畅通居民诉求表达与参与路径,推动文明建设与基层治理、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让邻里关系从“陌邻”向“亲邻”温情转变,切实把民生“关键小事”办成群众“幸福大事”,持续擦亮“和谐文明有温度”的社区名片,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