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衡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截至8月底,衡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491.4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规模的78%,新能源已成为全市电力供应的重要力量。其中,风电装机规模位居全省第三,能源结构优化与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时提出的“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重要要求,统筹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清洁能源供给能力。目前,全市共有69个风电、光伏项目正在建设或推进前期工作,总容量达393.435万千瓦。全部建成并网后,我市新能源装机占比将突破80%。其中,27个“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项目共计105万千瓦装机容量,争取容量占全省总计划的18.6%,位列全省第二、河北南部电网第一。该类项目不仅可高效利用农村零散土地,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还将助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新能源建设带动有效投资作用突出。今年以来,全市续建及新开工新能源项目45个,总投资约260亿元。1至7月,新能源项目投资增速达183.8%,直接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个百分点,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为推动新能源电力顺利并网和消纳,我市积极配套建设储能设施。目前已建成储能电站2个,装机规模33.5万千瓦;在建项目5个,容量70万千瓦;计划新开工项目1个,容量10万千瓦,储能建设规模持续扩大。


项目快速推进得益于机制创新与精准服务。市发改委建立全流程服务保障机制,从手续办理、建设施工到并网验收实施“一条龙”支持,并通过跨部门协调解决电力接入、土地组卷等关键问题。今年以来,已成功争取包括28.875万千瓦驭风行动建设指标、50万千瓦独立储能指标在内多项省级计划支持,一批项目纳入2025年省级建设序列。目前,我市已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并网一批”的新能源项目梯次推进格局,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持续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