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有‘小哥食堂’,生病有‘小哥医院’,在驿站还经常有各类学习培训,感觉很贴心。”近日,参加完衡水市关爱新就业群体政策“大礼包”宣讲会后,外卖小哥刘力感激地说。


近年来,为切实做好新就业群体的关爱凝聚工作,衡水市委社会工作部创新构建了全方位“1+5”服务体系,以360个“暖新驿站”为服务基点,配套打造功能明确的“小哥食堂”“小哥医院”“小哥维修站”“小哥学院”“小哥公积金政策”五个靶向服务,以“靶向服务+双向赋能”打通服务凝聚新就业群体“最后一厘米”。


着力破解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推动服务从“碎片化”向“系统化”升级。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商圈楼宇、爱心商户等资源,建成标准化“暖新驿站”360个,配备饮水机、充电桩、应急药箱等基础设施,实现驿站全域覆盖,日均服务超2000人次。配套开发“驰之驿衡”小程序,集成驿站导航、政策宣讲、理论学习等功能;驿站增设“心愿墙”“需求二维码”,动态收集并响应诉求,形成“15分钟暖新服务圈”。联合餐饮企业打造“小哥食堂”,推出“10元助餐”计划,覆盖113个友好商户,骑手凭工牌享7折优惠;依托5家二级以上医院打造“小哥医院”,开设绿色通道,提供免费体检、工伤优先救治服务,惠及骑手1330人次;设立31个定点“小哥维修站”,提供电动车免费检修、低价换电服务,化解“里程焦虑”;联合职业院校打造“小哥学院”,开设职业技能培训9期,145人获电商运营、交通安全等认证;创新出台“小哥公积金政策”,推出按月缴存和灵活缴存两种模式,支持自主转换、委托银行扣划及断缴自动补扣,实现“缴存自由”,目前,已有2000多名新就业群体办理开户登记。聚焦新就业群体全周期需求,整合多元主体资源构建多维友好场景,在社区、商圈设置专属停车位600余个,投放“小哥专车”148辆,打造283个友好生态圈。


切实解决日常痛点,全面化解新就业群体的后顾之忧。针对外卖小哥反映突出的“进社区难”问题,充分发挥服务管理会商机制作用,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5次,成功解决了通行标识不清、停车区域不足等25项具体难题,有效畅通了服务末端环节。成立新就业群体快递行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联动司法、人社部门提供“法律援助直通车”,办结欠薪、工伤维权案件46件,调解成功率98%。组织“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春节全家福拍摄等慰问活动32场,覆盖3200余人次;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小哥子女暑托班,开设免费看护服务,解决120名骑手子女暑期照护难题。


以服务换参与,将新就业群体流动性优势化为治理渗透力,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建立“小哥观察员”机制,鼓励外卖骑手在日常配送中主动发现并上报社区安全隐患、市容环境等问题,累计收集有效线索1500余条,协调解决占道经营、设施损坏等治理难题92项,实现问题即发现即处理。招募210名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文明劝导员”,随单派发反诈传单、检查商户食安封签。组织志愿服务,今年共开展交通疏导、反诈宣传、垃圾分类等主题活动40场,新就业群体500余人次参与。设立“治理积分”奖励制度,兑换生活用品或服务优惠,持续激发参与热情。邀请外卖骑手、快递员等代表加入社区居民议事会,定期召开协商会议,针对社区规划、公共设施优化等议题建言献策,累计收集并落实合理化建议85条,有效改善垃圾分类站点布局、夜间照明不足等民生问题,有效增强群体归属感和治理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