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插座连接充电器、扫描二维码、选择对应编号启动、完成支付开始充电。9月17日,衡水市区万德福超市前进大街店的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里,市民吴先生熟练地给自己的电动自行车充上了电。“逛着超市充了电,还有防漏电装置,真是方便又安全。”他笑着表示,这已经是第二次选择在充电驿站充电了。



电动自行车因方便短途出行成为很多市民的日常交通工具,然而随着电动自行车续航里程“打折”,充电难等问题日益显现。为缓解这一难题,2025年,我市将市区公共区域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列为20项民生实事之一,在市区学校、大型商场、医院等公共区域,打造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建设充电接口约1000个,由衡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实施。目前,项目顺利推进,第一批建设点位位于市人民广场、衡水学院、万德福超市、市第二人民医院、衡水市妇幼保健院、怡然城、怡水园及胜利路吉美超市,共计新增620个充电接口,受到市民称赞。




记者在万德福超市前进街店的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看到:灰色防雨棚清晰醒目,棚下“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标识一目了然,方便市民快速定位。每个充电区域配有独立操作面板,用户可通过微信、支付宝扫码轻松充电,整个流程简单便捷。


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保障安全是重中之重。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设计单位、消防、供电公司对前期摸排的17个点位进行了走访调查,按照《河北省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分组管理,每20辆电动自行车为一组,划分充电区域,每组之间设置防火挡板,每个接口配备防过载保护装置,一旦出现电流异常,便自动切断电源,从硬件上保障充电安全。


针对市民最关心的价格问题,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局广泛听取市民群众意见建议,充电费主要由电费和服务费组成,分别标示、分别计价。其中电费按照居民小区以外商业用电标准收取,不额外加价;服务费则充分考虑户外充电设施的公共服务属性和民生属性,由运营单位合理制定,确保价格亲民。


一个个充电驿站,连着民生福祉。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坚持高标准高速度推进市区公共区域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正抓紧搭设剩余点位的防雨棚,预计本月底将完成所有充电设施接入,届时全市将再新增300多个充电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