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堂认真准备的讲座,一个个开怀畅谈的沙龙,知名作家、摄影家、书画家、舞蹈家们轮番上场,与文艺爱好者面对面交流创作经验,手把手进行辅导……这是我市开展“文化名家大讲堂”活动的生动场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何为优质?如何直达?衡水市文联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市级文化活动面临的“人才资源分散、受众触达有限、场地利用不足”难题,依托自身强大的人才智库优势和新华书店天然的场地、客流优势,打造了“文化名家大讲堂”公益服务品牌,探索出一条“文联引领、书店搭台、名家唱戏、群众受益”的文艺志愿服务新路径。
今年以来,9个文艺家协会累计举办讲座37期,惠及群众4800多人次,实现了“文化名家走出来、书店场景活起来、市民读者聚起来”,推动了优质文化资源常态长效直达基层。
名家荟萃 轮值共享 打造高品质文化盛宴
“在起伏的海面上随波逐流,在高山之巅面对涛涛云海。”“它来自生命之树,翠绿的身体里,住着我的梦,明净又安宁”……河北省作协副主席、衡水市文联副主席、衡水市作协主席宋峻梁带领市作协成员在市新华书店开办讲座,通过现场诵读分享,为广大读者带来精彩的诗文盛宴。
分享衡水内画起源故事,现场演示制作工艺……衡水内画第三代传人、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粘跃峰,带领青少年解密衡水内画这门古老又迷人的传统技艺。从传说中的灵感乍现,到一代代匠人的传承发展,同学们听得入神,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内画艺术的诞生与成长。
象征力量与威严的龙爪、代表温柔与善良的鹿角、来源于壁画形象的佛手……衡水学院教师、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金奖获得者李山腾,为观众讲述敦煌舞的起源,教授敦煌舞手势,并现场展示经典舞姿,将一个瑰丽而神秘的敦煌世界呈现在大家面前。
……
文化人才队伍的充实与优化,是撬动基层文化资源供给升级的有力杠杆。
面对制约文艺事业发展的“底子薄、资金少、阵地弱”等问题,市文联着力在“联”字上下功夫,以专业优势推动横向联合,借船出海,实现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整合各文艺家协会资源建立“文化人才库”,统筹协调各协会领办大讲堂活动。市新华书店提供场地,利用其会员系统、门店海报和线上社群进行活动预热、报名组织和现场服务。事前预告,事后总结,双方共享活动影像资料、媒体资源,微信公众号同步宣推扩大影响。这种“内容+空间+渠道”的绑定,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奠定了活动可持续的基础。
活动实行协会轮值制度,每个协会负责一个月,当月每周组织一期讲座,就本艺术领域内容进行授课分享。同时,市文联对授课名家按照德艺双馨标准,对授课内容按照分级负责原则,严格审核把关,精选最好名家、最优内容。各协会领办月前向市文联报送活动信息备案表,领办月结束后报送活动情况并附高清照片视频报道等资料,形成全流程完整闭环。轮值+审核+报告制度,既保证了活动的规范化、专业化,又激发了各协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为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多元化文化需求,活动还建立了评估反馈机制。每期结束后,对活动报名率、现场互动率、受众满意度等进行梳理汇总,现场随机访谈收集观众意见建议。文联、书店每月一通气,结合当月受众反馈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调整下月主题方向和形式设计,不断改进提升,推动文化精准惠民。
立体讲授 沉浸体验 让文化讲堂活色生香
几名小观众现场套上戏服,跟在老师身后,一板一眼模仿唱腔、复刻动作,在亲身参与中,感受京剧艺术“唱念做打”的神奇魅力。这正是衡水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衡水开放大学副教授索建坤《认识京剧,传承国粹》的授课现场。
观众发挥想象,将简笔画进行二次设计,现场完成彩色表情包创作,并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理念。衡水学院副教授、国家三级摄影师王静在《瞬间的艺术——用镜头捕捉光影魔法》课堂上,从光线的方向、强度、色彩等维度出发,为受众揭开光影魔法背后的原理,介绍用光影塑造画面氛围的技巧。
当琴弓轻触琴弦,流淌出的是千年岁月的低语,是华夏大地的深情。在《千年雅韵·弦上春秋——二胡艺术入门讲座》中,河北省群文系统业务大比武一等奖获得者、市群众艺术馆音乐教师范晓冬现场示范持弓的正确姿势、按弦的基本方法,并邀请观众上台体验二胡的正确演奏姿势,完成简单旋律《小星星》的演奏。
……
一堂好课,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更要在思维、情感和沟通上不断碰撞与融合。
“文化名家大讲堂”的授课杜绝照本宣科,各位艺术家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群众需求、社会热点等自选主题,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图文并茂的PPT,将专业知识可视化、通俗化。书法名家讲解字体演变,PPT辅以高清碑帖;音乐讲座通过播放经典乐曲片段,让零基础听众也能轻松赏析,甚至现场来段rap活跃气氛。“讲、演、示、教”结合,灵活多样的周末讲堂成为受众每周期待的快乐时光。
为强化互动体验,每场讲座预留充足的观众提问、互动交流时间,鼓励观众与名家零距离对话、深度参与体验。篆刻讲座不仅讲篆刻知识,授课名家还与印友一起品鉴印石;
有过援藏经历的舞美专家带读者“走进阿里”,沉浸式领略高原神山圣湖的壮阔苍茫;曲协讲座现场演绎数来宝并邀请小朋友上台打快板,感受说唱艺术的妙趣;作协讲座则配合新书分享设置签售环节,延伸活动价值链。讲座、对话、展示、展演、体验、荐书、轻社交有机融合,打造多元化场景空间,增强活动吸引力、感染力,提升观众参与度、体验感,也有效提升了书店效益和客流量。
这些讲座内容除诗词、书画等传统文化外,还融入了浓郁的地域特色。一些民间艺术家开办了内画、剪纸、刻铜等衡水特色非遗讲座;陶艺名家谢良雨老师还将讲堂搬到书店的陶艺工作室,现场进行泥塑制作,“指尖上的艺术”令小观众倍感新奇有趣。同时,授课内容与时俱进,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结合春晚《秧BOT》,解读传统与科技的舞蹈对话;结合《哪吒2》,揭开动画片制作的奥秘;结合新兴的手机摄影、无人机拍摄,推出《框住精彩,裁出灵感——解锁手机摄影构图与裁剪的视觉魔法》《“飞”凡视角:无人机摄影的艺术创作与衡水实践》,并在讲座中适时融入AI、AR等现代技术,受到青少年热烈欢迎。
创新授课模式,兼顾深度与通俗;打破单向传播,强化参与互动;融入地域元素,彰显时代特色。“文化名家大讲堂”着力打造“立体式讲授+沉浸式体验”的综合平台,推动了讲座形式创新与内涵提升。
中心辐射 多维延伸 打通文化惠民神经末梢
安平县首期“文化名家大讲堂”在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诞生地——台城村举办。活动邀请安平县文联副主席、县朗诵艺术学会会长王冉授课,使村民们对家乡红色历史的认知进一步深化,王冉还现场演绎、制作视频诗朗诵《八一红旗颂》。
冀州区首期“文化名家大讲堂”以小小说创作为主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张申东来到
区新华书店,从自身创作经验出发,分享小小说创作的八点关键要素,鼓励大家在生活中汲取创作源泉。
人面桃花,爱在深州。深州市首期“文化名家大讲堂”在深州市曙光街新华书店举办,河北省作协会员、衡水市作协副主席、深州市第一届作协主席耿彦钦与广大读者分享文字里的深州故事,让读者在文化体验中触摸历史的温度。
……
“文化名家大讲堂”活动将衡水市新华书店作为“主阵地”精心打造,文联、书店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赢”为核心,搭建起集专业性、亲民性、持续性与延展性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形成示范效应和品牌标杆。合作期间,衡水市新华书店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为“实体书店创新大会·年度最美书店”,衡水“文化名家大讲堂”做法在中国文联下属微信公众号“中国文艺志愿者”刊发,创新案例得到省文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真正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实现了合作共赢。
文化惠民,服务要延伸。在市文联的带动下,自今年8月起,各县市区文联与当地新华书店进行合作,定期开展活动,现已举办讲座35期。在常规线下讲座的同时,文联、书店精选精彩内容制成音视频产品,通过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云上传播”,方便受众随时学习,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文化课堂。
与书店系统合作模式成熟后,活动将逐步延伸拓展,推动“强基工程”深入实施——
将家庭教育、养生、插花、广场舞等轻量化、体验感强的活动引入社区,打造市民家门口的文化空间;
组织“非遗文化进校园”“文化名家进课堂”,针对青少年特点量身定制授课内容;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村文化大院等开展文艺讲座辅导,“送”文艺“种”文艺结合,文化输血、造血、活血一体化,帮助农村文艺爱好者提高水平,激发基层文艺创造活力。
……
稳固城市中心阵地,联动县级书店系统,下沉社区学校乡村。鼓励支持各文艺家协会、各县市区文联创新探索,不断延伸活动触角;建立“中心辐射+多维延伸”长效机制,不断拓展服务半径。一场横联多面、纵贯城乡的文化播种,正深耕厚植、全面铺开!
文化的力量,始于送达,终于生根。优质文化向下扎根,方能向上生长。
文化服务基层,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温暖的双向奔赴。随着我市“文化名家大讲堂”活动的走深走实,优质文化资源打破壁垒、直抵人心,推动着文化名家与人民群众的双向滋养、双向赋能,真正实现了精准“解需”又深度“解渴”。当一堂堂高端讲座落地基层,当一滴滴文化甘霖浸润人心,文化资源“沉下去”、群众获得感“提上来”便有了最鲜活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