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写着“讨薪”的纸条,牵出一场跨越无声与有声的暖心对话。近日,桃城区人社局劳动和社会保障调解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耐心的纸笔交流,成功为聋哑劳动者吕某追回拖欠工资,用细致服务回应特殊群体诉求,让法律的温度直抵人心。
当日,聋哑人吕某在亲属陪伴下来到桃城区人社局劳动和社会保障调解中心。只见她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用歪斜的字迹写下“讨薪”二字。调解中心工作人员王楚蹲下身子,通过纸笔一笔一画交流,耐心确认关键信息,厘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吕某入职某洗涤厂未满一个月,因身体原因离职。作为聋哑人,她既无法通过口头清晰陈述诉求,也难以提供劳动协议、工资条等关键证据,讨薪的难度可想而知。历时一年无果后,只得向桃城区人社局求助。
“针对特殊群体的需求,唯有提供‘定制化’沟通方式、‘灵活性’证据认定标准、‘人性化’解决方案,才能让法律政策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落到实处。”工作人员王楚表示,一定要尽全力帮助吕某。之后,他多次联系涉事洗涤厂负责人,明确告知《劳动合同法》中“事实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成立”的法律规定,更以“法律不保护沉默的权益,但始终守护积极维权的劳动者”的警示,推动对方从“拖延回避”转向“正视解决”,最终促成负责人当场承诺“立即支付”。
从“民有所呼”的敏锐回应,到“我有所应”的主动担当;从“依法办事”的严谨规范,到“用心办事”的温情温度,桃城区人社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治理的暖意,就藏在工作人员弯下的腰身里,在耐心的纸笔对话中,在为群众破解“急难愁盼”的每一份执着里。
通讯员 杨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