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是地球之肾,衡水湖的每一滴水都在讲述生态故事……”在研学导师生动的讲解声中,一群孩子正小心翼翼地踩着平衡木,努力模仿鸭子的姿态行走。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美丽衡湖解密行动”研学活动在衡水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展开,桃城区河西街道站前社区联合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理学部“湖畔清音”宣讲团,为辖区50余名孩子带来了一堂沉浸式的生态保护实践课,让暑假生活充满“绿意”与新知。
活动当天,孩子们在宣讲团成员的带领下,深入梅花岛生态区域。环形步道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地下探秘”“仿生鸭巢”“沉水廊道”等一个个充满趣味的生态站点。最让孩子们兴奋的莫过于踏上平衡木模拟鸭子行走。“摇摇晃晃的,原来鸭子走路这么不容易!”孩子们边笑边努力保持平衡。这种独特的“鸭的视角”体验,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人类活动对水鸟栖息环境的影响,也在孩子们心里播下生态保护的种子。
观察与记录是研学的另一核心。孩子们手持自然笔记,屏息凝神,捕捉着湿地的细微之美,白鹭振翅划过天空的优雅弧线,芦苇丛中鸟儿们灵巧觅食的专注神态,湿地植物叶脉上清晰的生命纹理……“快看,这只鸟的羽毛颜色真漂亮!”“这片叶子的形状好特别!”孩子们一边记录一边感叹:“以前只在课本上看图片,今天亲眼看到、亲手摸到,才知道大自然这么神奇。”
本次活动的专业支撑力量——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理学部“湖畔清音”宣讲团,其核心理念正是打造“行走的地理思政课”。宣讲团立足衡水湖这一兼具重要生态价值与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域载体,致力于将地理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他们不仅带领青少年解析衡水湖的自然密码,更着力挖掘其背后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区域可持续发展故事,让看似抽象的地理知识,成为承载家国情怀、生态责任与使命担当的鲜活教材。此次与站前社区的合作,正是他们践行理念、服务地方的生动体现。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亲手绘制的自然笔记踏上归程,对衡水湖的生态之美与保护之责有了更深的理解。
“组织这次研学活动,旨在丰富辖区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培育生态文明理念。”站前社区党委书记安海霞表示,将继续深化与专业团队合作,推出更多围绕衡水湖生态保护、本地文化的特色课程和实践活动,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也为建设美丽家园培养未来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