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更替又逢秋 追风赶月不停留
衡水日报社副总编辑 张起轩
朱夏渐远浅秋至,衡水人民收获日丰、干劲更足:拼发展热潮涌动,惠民生幸福升温;营商环境实现再提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一幅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的画卷,铺展在湖城大地。
时光流转间,衡水奋进的足音更加铿锵有力。上周,省长王正谱在我市调研时指出,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我市锚定目标,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8月14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精心编制“十五五”规划。8月15日,市委书记吴晓华到故城县调研,强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发展质效,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市各地各部门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将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的实际行动。
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今年以来,衡水聚焦市场、政务、要素、法治、信用五大环境建设,以“微切口”改革撬动营商环境再优化。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交房即交证”改革扩面,实现从住宅到商办的递次推进与质的跃升,目前全市已有近百个项目6万余户业主共享政策红利;创新推出“多评合一”评审模式,将原本需20个工作日完成的逐项评审,压减到两个工作日完成;在排污权交易改革领域严格落实“即来即办”“一次性告知”制度,让企业办事更便捷、省心。我市中介服务超市平台已吸引涵盖34个专业领域的530家中介机构入驻,实现了企业“货比三家”择优选取服务。深州市全面推广线上“个转企”业务,审批时间从以往的数日压缩至最快3小时办结。武强县创新推出“拿地即开工”等集成服务场景,实现审批时限压缩40%以上。一系列切口小、见效快的创新举措,持续提升了我市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全市教育资源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坚实迈进,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提升工程涉及的15所学校,已有10所学校建设项目整体完工。全市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进度超八成,覆盖受益人口100万。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进展顺利,项目管线安装完成80%,预计11月底正式投入运营。高龄老人乐享晚年,我市选取了沁园社区等7个不同类型社区作为试点,打造了一批“老帮老”志愿服务品牌,已累计为高龄老人服务1680余人次。打造高质量儿童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全市5家机构按照“生育友好医院建设标准”完成建设,8家机构按照“儿童友好医院建设标准”完成建设。家门口“看名医”更方便,京城名医馆衡水分馆开馆以来,北京来衡专家169人次,诊疗患者7000余人次。
蓝天白云常做客,文明新风沁人心。夏秋交替的时节,衡水奏响了一曲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交响曲。生态答卷绿意满满——上半年,我市优良天数120天,同比增加19天;7个国考断面,6个达到优良水体;新增完成200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和93个村庄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文明新风拂润湖城——市文明办探索推进“光明影院”文明实践项目,聚焦视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及基层劳动者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不同主题的专场公益放映活动,绘就温暖人心的文明画卷;全国文明校园武邑中学,从思想引领到环境塑造,从师资锻造到文化浸润,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文明培育体系,让文明之花绽放教育沃土;全国文明家庭蔡旭娜家庭,在家庭、工作和社会公益等多个领域默默耕耘,书写了平凡却动人的篇章。
上周,我市多个领域传来喜讯:单月进出口连续保持增长态势,国家级绿色工厂达21家,衡水中学两项案例斩获“智能教育在中国”优秀示范案例奖,郑口中学4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上勇夺“全国一等奖”,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再现衡水湖……时序更替,岁物丰成。在活力勃发的8月,让我们沐浴着清风与阳光,继续播种梦想,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