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董仲舒,汝从何处来,可闻儒家之学?”“天人感应即天人合一”……5月11日,一幅由衡水博物馆自主研发的AI数字人面孔——“董仲舒”亮相山东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电子屏幕上,数字人“董仲舒”不仅可以通过惟妙惟肖的语言和动作介绍儒学文化,还可以与参观者互动“交谈”,让展览变得更加活泼生趣。
据悉,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衡水市博物馆正式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AI数字人技术体系,并以此创新成果为核心推出了这次馆际交流展——“大汉儒宗--董仲舒儒学文化专题展”。“作为全程应用数字人技术的文博专题展,本次展览通过构建‘AI数字人馆员+历史名人数字分身’双轨数字系统,开启博物馆智慧化转型新范式。同时,呼应了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衡水博物馆馆长杜相立介绍。
记者了解到,双轨数字系统构建起智慧文博新生态,包含两大核心技术突破。其中,AI数字人馆员作为衡水市博物馆智能交互中枢,该系统集成多模态交互、语义解析和知识图谱技术,具备持续学习进化的能力,依次构建起标准化数字人服务平台,可快速生成不同历史人物数字分身。其次,董仲舒数字分身,依托AI数字人馆员平台打造的历史名人交互体,采用高精度三维建模与汉代礼仪数据库,实现了历史真实性与数字表现力的平衡,其知识库已注入超5万字的儒学典籍及当代社会治理案例。
数字人展示的方式,为观展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展览现场,许多游客围在屏幕前,与数字人沟通,听数字人“董仲舒分身”讲述儒学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一次接触这种数字人讲述,感觉非常活泼生动,而且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儒学文化,提高了参观体验!”观展游客张海告诉记者。
本次董仲舒专题展作为衡水市博物馆AI数字人技术的首次应用,实现了从展陈设计到解说服务全程由数字人系统支撑,通过实时采集观众交互数据优化知识图谱,也为后续历史名人数字分身建立了技术规范,推动衡水市博物馆在智慧化建设中迈出关键步伐。
据了解,衡水市博物馆将正式上线数字人服务系统,推出魏知古政务咨询官、苏定方军事战略家等系列数字分身,并通过持续注入地方志文献、学术研究成果强化AI认知深度。同时推出智慧导览系统、教育互动平台、云端文化服务。
本次馆际交流活动,对衡水和聊城两地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开创了文化交流的新纪元。展览将持续至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