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底,衡水市绿色建筑竣工验收总面积达2631.84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面积达1123.68万平方米;开工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52个,总建筑面积突破60万平方米——
衡水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近年来,衡水市紧紧围绕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目标,以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为主线,以推广高星级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以及装配式建筑为抓手,深入探索构建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新模式,成效显著。
政策体系夯基垒台。 科学编制《衡水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新建与既有建筑低碳发展提供清晰路径;制定《衡水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0—2025年)》,引领城乡建设向绿色低碳转型;出台《中国式现代化衡水绿色智能低碳建筑场景行动方案》,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深度协同。
三大抓手硕果盈枝。 绿色建筑实现全域覆盖,目前总竣工面积达2631.84万平方米,实现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的省级目标。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原则上按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规划、建设与运行,大宗地块项目按比例进行配建,目前全市已开工建设52个项目(总建面61万平方米),桃城区第四幼儿园、深州市大冯营镇付家庄学校宿舍楼等12个项目已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安平天阅东方-天福园被动房小区顺利竣工交付,成为我市首个在县级整体连片按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建设的竣工项目。装配式建筑稳步跃进,我市建设装配式建筑面积达1123.68万平方米,2022年以来占城镇新开工建筑面积比例连续3年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在装配式农房建筑推广方面,我市2022年以来共申报通过装配式农房示范户1780户,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全覆盖。
标杆示范引领升级。 绿色建筑品质持续提升,政府投资项目、大型公建及十万平方米以上住宅小区全面执行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南部新区正形成高星级绿色建筑集群;天正商务大厦获批全市首个河北省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超低能耗建筑示范效应凸显,安平县天阅东方项目获评“超低能耗高品质住宅示范项目”并获省级专项补助328万元,天正·山河玺院项目被纳入省级超低能耗建筑建设试点范围。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日臻完善,全市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共有10家,其中1家省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1家企业产品入选住建部《装配式建筑可复制可推广技术体系和产品目录(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