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水市持续深化“桑梓情 心永衡”衡水学子回归计划,通过织密人才网络、创新活动形式、优化政策服务等举措,推动引才工作提质增效。据统计,截至7月底,已吸引12810名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为衡水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织密人才网络,增强情感联结。今年,进一步拓展衡水学子信息库,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发挥我市基础教育资源优势,依托衡水中学等名校资源,常态化开展“校友开放日”“欢迎学子回家过大年”等活动,以“乡情”为纽带增强联谊互动。借助由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召唤团队”,以校长寄语、教师邀约、优秀学子现身说法等形式,形成“老师引学生、学生引校友”引才网络。目前,全市学子信息库已收录10.8万名优秀学子信息。此外,组建回乡创业指导团,主动为返乡学子就业创业提供全程指导与贴心帮助。深入挖掘并宣传人才典型,强化人才引领带动作用。


优化政策服务,提升留才实效。我市在原有《衡水产业人才政策十四条(试行)》基础上,研究出台“衡水引才新十四条”,在适用范围、奖励标准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升级。桃城区、故城、景县等县市区研究制定工业企业人才购房奖励办法。大力实施“才聚湖城人才计划”,助力人才扎根。推行“1131+N”精准服务模式,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1次职业指导、1次政策宣传、3次精准岗位推荐、1次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外加N次持续信息推送等一站式服务。积极开展“人社干部助企行”活动,以“政策宣讲+互动交流”提升企业对人才政策的知晓度和参与度。积极推荐申报高层次人才评选项目,支持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平台等创新载体,加速高精尖缺人才智力集聚。


创新活动形式,精准对接需求。在延续“人才夜市”“欢迎学子回家过大年”等品牌活动基础上,组建“引才团”赴京津冀高校开展“校地企”人才交流活动,按“一校一策”精准匹配高校优势学科与企业需求。抢抓高考毕业季关键节点,开展“桑梓情 心永衡”衡水学子回归计划走进衡水中学活动,促进学子回归前移和就业前移。发布《百家民企新春人才需求榜》《衡水市人才需求目录》《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汇总》等信息,助力实现人岗高效匹配。组织民营企业招聘会、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等人才交流活动,全面推广“直播带岗”模式,实现招聘常态化、多样化、精准化。截至目前,全市以“线上+线下”形式举办各类引才活动202场。


记者感言:


透过12810这个数字,我们能触摸到衡水引才聚智的脉搏——以“乡情”为线,校长的叮咛、校友的故事织成一张温暖的网,让漂泊的学子听见“家”的召唤;用政策为基,从购房奖励到“1131+N”贴心服务,为归来者铺就安心扎根的路;靠活动为桥,202场线上线下的对接,让每份才华都能精准找到舞台。


衡水的实践印证:引才不是简单的“数字积累”,而是一场以心换心的“双向奔赴”。当城市用真诚搭建舞台,用实意拂去顾虑,人才自然会成为推动家乡高质量发展的“活水”。做好人才工作,说到底就是让“引才”有温度、“留才”有力度、“用才”有舞台,让每个归来者都能笃定:这里,就是安放人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