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货运体系绿色转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运输结构和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衡水市交通运输局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节能和低碳转型为导向,持续推进绿色交通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水平。
作为全国首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我市创新“政府+协会+企业”三螺旋发展模式,依托绿色配送奖补资金,构建起覆盖3大物流园区、4个公共配送中心和100个末端共同配送站的“34100”三级配送网络,实现物流园区与末端配送有机衔接。通过设立绿色货运示范区,对主城区从事物流配送、统一外观标识的新能源车辆实行便利通行政策。
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已开通衡水主城区至10个县(市、区)及4个重点乡镇的城际公交,实现13个县(市、区)城区及城乡公交全覆盖,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以县城和重点乡镇为节点、以镇村为终端的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公交网络,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AAAA级以上的县(市、区)占比100%。连续9年实行城市公交取暖季免费乘坐政策。大力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使用,2024年以来,全市新增城市公交车193辆且全部为新能源车辆;新增及更新出租车(含网约车)481辆,新能源占比95%。
运输结构持续优化,公铁联运加速发展。重点监测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企业“公转铁”情况,两家电厂企业所需大宗煤炭均通过铁路输送,公转铁运输比例、清洁运输比例均保持100%。积极推进衡水国际陆港项目建设进度,2024年完成投资1.02亿元,成为我市首个公铁联运示范项目,助力“公转铁”运输水平提升。
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安平县作为全国首批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计划3年建设充电站116座、充电桩432台,总功率51800千瓦,惠及116个村。一期已建70个充电站点,配备120千瓦快充和600千瓦超快充设备,最快可实现5分钟满电、续航300公里,提升充电便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