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期间,来到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规划展馆,察看医药产品展示,了解药品研发生产情况。他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牢记总书记嘱托,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坚持以创新为引领,聚焦生物技术药和高端制剂,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生物医药千亿级产业集群,擦亮"中国好药·石家庄造"的产业品牌。


在绿叶嘉奥制药石家庄有限公司的微球、微晶车间,生产设备的调试和验证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为9月份的正式投产做准备。


绿叶嘉奥行政与政府事务部总监 孙振兴:


我们正式投产后,生产线可以实现年产微球制剂200万支、微晶制剂300万支,我们的产品也是填补了河北省在高端制剂领域的空白。


绿叶嘉奥落户石家庄两年来,有5款中枢神经系统领域的创新药陆续获得批复。企业"首创不断",缘于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不断优化的创新生态。为帮助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效率转化科技成果,园区在中央创新区内建设了1800平方米的共享实验室,专业仪器设备不仅有效减少了企业前期的资金投入,还加快了研发进度。


石家庄诺澳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盖大海:


如果是我们自己去购买设备来建这么一个研发中心的话,至少要耽误三四个月的时间,而且在经费投入上,恐怕还要至少有五六百万的这个额外的投入。


在园区,一个个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落成,让企业的创新活力持续迸发。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石家庄实验室落地园区,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及样品检验服务。去年10月份揭牌运营的国家药监局特药检查中心,更是园区拿到的"全国唯一",为药品注册提供重要依据,零距离规范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管委会副主任 高健:


国家特药中心组织我们国家药监局的药审中心4位专家来到我们园区和我们8家企业的技术人员面对面地交流和答疑,将我们研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风险明显减少,我们研发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提升。


坚持以创新为引领,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还与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合作,为企业提供订单式研发服务。瑞石心禾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企业,他们和清华大学科研团队共同申报的项目目前已进入样机生产阶段。


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生命健康项目部部长 何飞:


把我们清华大学的技术带到企业,让他们来看一看在未来创新链上的发展中有哪些更多的需求。通过他们的技术创新,然后赋能产业来解决产业的共性的难题。


瑞石心禾(河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邵雷雷:


包括就是我们在芯片上的研发,在探测器的研发以及在CT小型化的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加快了我们公司新产品的上市步伐。


牢记嘱托,"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相继建成科技创新谷、细胞谷、医疗器械产业园等一批创新载体,两年来,吸引15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及科研机构入驻,园区企业获批一类创新药5个。不断完善的产业链条,带动引领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国际生物医药园为龙头,2023年,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率先成为全市突破千亿元的产业集群,2024年,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257.2亿元,同比增长10.7%。


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管委会副主任 高健:


我们将持续优化园区创新服务生态体系,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今年将着力打造细胞与基因技术、特色原料药、特殊药品三个特色产业园,不断擦亮"中国好药·石家庄造"的产业品牌。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原标题: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擦亮“中国好药·石家庄造”产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