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景县明确“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核心目标,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高效协同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去年,该县成功获评“国家县域慢病管理中心”,今年荣获“河北省医院品质管理优秀奖”,相关改革经验和典型做法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交流。
强化统筹规划,协同共赢。该县推动医疗机构由竞争关系转向协作关系,积极构建“县乡联动、乡乡协同”的医疗服务体系;制定《县乡双向转诊实施细则》,明确各类转诊指征;组建县域医共体,将全县16家乡镇卫生院划分为两大医联体片区,实行“三个统一”管理模式,成立四大卫生院协作联盟,各联盟内部推行“四共享”机制;同步实施“县乡人才双向流动计划”,在联盟内定期组织“技术共享日”等交流活动,全面促进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此外,他们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设立转诊协调中心,推广“县乡联合门诊”模式,使农村群众在乡镇卫生院即可享受到县级医疗专家的优质服务。
强化人才建设,激发内生动力。该县实施“基层卫生人才专项招聘计划”,自2023年以来,累计招聘医学专业人才86人。他们构建“县级带教+线上培训+线下实操+定期考核”的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体系,持续开展“1+1”师带徒骨干培养项目,已累计培训骨干医师45名;依托“基层卫生云课堂”平台,线上培训1200余人次;组织全县基层技能竞赛及实操考核32场,医务人员队伍整体专业素养明显增强。全面实施“县级医院包联乡镇卫生院”制度,2023年以来,累计派驻专家420人次,帮助基层引进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8项。
改善硬件设施,补齐短板。去年以来,该县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1200万元,为全县16家乡镇卫生院全部配齐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医疗设备;为6家中心卫生院增配急诊抢救单元及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设备,基本满足了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断需求。同时,他们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完成全部16家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用房改扩建工程,实现独立门诊区、住院区、公共卫生服务分区的合理设置。统一规范全县医疗机构标识标牌、候诊座椅及无障碍设施,全力打造“温馨化、便捷化”的就医环境。
聚焦能力提升,筑牢“能看病”“看好病”基础。该县重点发展中医康复、儿科、慢性病管理等特色专科,截至目前,已建成广川镇卫生院智能康复中心、龙华中心卫生院骨科等9个县级基层特色专科;全面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去年规范转诊患者1800余人次,转诊成功率达到95%,形成有序就医格局;建成覆盖16家乡镇卫生院的县乡远程医疗系统,2023年以来开展远程会诊460例、远程影像诊断2800例,成功解决疑难病例120余例;秉持“一人兴一科、一科兴一院”的发展理念,积极遴选和培育群众认可度高的地方名医,截至目前,已有9名乡镇医生被群众推选为“地方名医”。
完善管理机制,压实强质量、保安全责任。该县成立县基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每月对乡镇卫生院的病历书写质量、处方规范性、医院感染控制等重点环节开展抽查,去年累计出具质控报告11份,督促整改问题48项,全年未发生院感事件。
通讯员:王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