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医院开出的药方,直接传输到县中医医院的“智慧共享中药房”,没多久,熬制好的中药便通过物流送到患者家中……如今,在故城县,患者这样拿中药已是常态。近年来,故城县通过构建“县有名医堂、乡镇有国医堂、村有中医阁”的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实现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跨越式提升。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健康养生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简、便、廉、验”的临床优势,受到老百姓信赖。然而,基层中医药服务存在着资源不足、人才短缺、服务能力有限等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致力于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可及的中医药服务,使中医药成为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的重要保障。


为有效解决基层群众看中医面临的路途远、等待久、中药煎煮不便等难题,故城县通过构建县、乡(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在县中医医院创新打造综合性、全链条、一站式的“智慧共享中药房”,实现处方审核、代煎、配送全流程智能化,使百姓看中医更加方便可及。通过采取“外引+内育”模式,培养中医药人才队伍,发展中药材种植,推动“中医+文旅”“医、康、养”结合,激活了中医药发展新动能。


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让中医药更好服务老百姓,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百姓的期盼。各地不妨借鉴故城县的经验,因地制宜,扩大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供给,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医药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能看病、看好病的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推动中医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让中医药在基层焕发新活力,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