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地春耕春管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景县志清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使用大型指针式喷灌机进行灌溉作业,一个人就能轻松控制上千亩农田的灌溉,每亩可节水约80立方米。在冀州区南午村镇东古头村,村民们通过滴灌技术实现浇水与施肥的同步精准作业,养分直达作物根系,预计每亩小麦增产可达10%左右。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从传统的“人扛牛拉”到如今的“机械耕种”,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汗水农业”迈向“智慧农业”,科技已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它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解放劳动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农业的生产方式,让老百姓的饭碗端得更稳,菜篮子装得更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作为农业大市,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一大批新型农业机械投入生产,一系列新技术在乡村落地生根,“鱼菜共生”“南果北种”等新模式成为现实,农业高质量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不断涌现的今天,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的潜力巨大。要坚持科技兴农、科技助农,加强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围绕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粮食丰产、盐碱地综合利用等领域,组织实施研发与转化项目。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一批既懂农业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建设推广示范基地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和应用能力,加快新装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让科研成果在广袤的田野落地生根,更好惠及广大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