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矿泉水瓶制作的多级火箭、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大小不一的航模……今年以来,景县各中小学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教育,引领广大中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肩负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树立科学志向的重要使命,对人才成长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景县以河北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为契机,外引内联,通过构建校本实践课程、开展校内科学活动、开展科学竞赛活动、校外科学资源联动、推进科教基地建设等,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激发了学生的科学热情。


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提升科学育人水平?


做实学校科学教育。学校是科学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重视科学课程的实施,避免科学课程开不齐、被挤占等问题,保质保量完成科学教育教学;优化教学方式,加强实验教学,倡导探究、实践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社团、科学竞赛等,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育学生的科学梦想。


用好社会大课堂。校外拥有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要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育人主体的力量,推动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打造协同育人格局。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科研单位等要积极提供优质资源,面向中小学生开辟绿色通道,强化资源共享;鼓励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专题讲座或科学探究活动;强化校内校外对接,解决开展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科学教育的机制。


科技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让我们从娃娃抓起,夯实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在学生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使更多青少年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培养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