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系列评论之三



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力实施项目建设“2233”工程,千方百计增投资、稳增长,取得了明显成效。1至6月份,32项省级重点在建项目共完成投资85.2亿元,占年投资计划的88.9%;182项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实际完成投资278.9亿元,占年投资计划的68.9%;全市新谋划重大项目162项,任务完成率达到81%,总投资1651.5亿元。在疫情冲击下,我市项目建设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力以赴,进一步增强了全市上下狠抓项目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项目建设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总开关,是牵动发展全局的加速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快不快,关键看项目数量多不多、质量高不高、结构优不优。对衡水而言,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重点是稳就业、稳增长,关键在抓项目、抓投资。今年是一个特殊年份,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可以说,今年抓项目建设意义非同寻常,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保持一种持之以恒、奋勇争先的韧劲和拼劲。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好项目建设是有效应对当前疫情冲击、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和“三个圆满收官”,必须靠项目挑重任、投资唱主角。今天的项目,就是未来的发展。因此,全市上下必须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把项目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狠抓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放松,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用项目夯实高质量发展后劲。


越是非常时期,越要稳住经济基本盘,越要抓好项目建设。要增强抢抓政策机遇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高水平的项目谋划引导有效投资,以高质量的项目建设带动有效投资。要紧盯时间节点,科学组织施工,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分秒必争、加快建设,始终保持重点项目提速提质提效态势,确保按时序进度完成投资建设任务。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部门联动,建立专人专班精准破解项目建设的痛点堵点,用足用好用活各类扶持政策,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尽快见到成效。要用心用情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展环境,深入开展“三创四建”和“走万企、帮千家、保民生、促发展”专项活动,完善土地、水、电、气、路等要素保障,加大金融支持,优化审批服务,为项目建设创造一流环境和外部条件。要强化督导考核,激励各级干部把重点项目建设紧抓在手、紧盯不放,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全面汇聚抓项目稳投资的强大合力。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扛起“六稳”“六保”政治责任,推动更多项目在湖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