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十四五”规划进入决战决胜的收官阶段。高质量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为“十五五”时期发展筑牢根基,已成为各地工作的核心要务。在这关键节点,基层干部作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执行者、群众利益的一线守护者,正以摒弃浮躁冒进、形式主义的务实作风,用实干打底、敢干破局、巧干增效的担当作为,全力冲刺“十四五”收官之战,在广袤基层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田间地头的“实干账本”


“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这是基层干部群体的共识。面对“十四五”规划中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硬指标,他们锚定目标不偏移,以“钉钉子”精神把蓝图转化为实景画。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面对部分村民对土地流转的顾虑,王瞳镇的包村干部们带着政策清单逐户算“经济账”“长远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化解疑虑。在灌溉管道铺设、机耕路修建现场,总能看到他们监督施工的身影。王瞳镇党委副书记史月英正蹲在田埂上查看土壤墒情,“现在每天平均接打30多个电话,走路都得小跑。我们跑快点儿,亩产提上去,村民就能好过点儿。”她抹了把额头上的汗说,手机上置顶的6个工作群不断弹出消息——既有县农业农村局的病虫害预警,也有村民反映的灌溉设备故障。今年夏粮丰收时,村民们的笑脸,成为对这份实干最生动的点赞。


龙华镇贾吕村的数字化果蔬种植产业园里,镇党委副书记韩玉涛正在督促检查主体施工进度。“这个占地150亩,总投资2460万元的项目,从土地流转到设备安装,我们全程盯守了7个月。”他手机里存着100多张现场照片,记录着产业园从荒地到现代化大棚的蜕变。这种“围着企业转、盯着项目干”的劲头,让景县产业升级按下“加速键”。


民生难题前的“敢干担当”


“群众的呼声就是工作的冲锋号”。基层干部以“敢啃硬骨头”的魄力,将“敢干”落到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上,用担当回应群众期待。


保交房专项工作是群众关注的热点之一。景县住建局局长刘伟介绍,他们将全县7个项目的30栋楼812套作为保交房攻坚战项目,成立了以县委书记、政府县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景县保交房项目一项目一专班台账》,实行“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抓到底”,每周进行调度,梳理汇总工作进展。组织纪委监委、公安、检察、自规、税务部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约谈,督促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施工进度。对资金短缺的项目,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协调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融资,同步动员业主回款。目前,812套房屋已全部交付。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战场上,干部们同样敢啃硬骨头。全县3099户脱贫家庭的信息,都录入了防返贫监测系统。“1966条预警信息,我们逐条核实处置,确保不漏一户。”县农业农村局扶贫办干部范玉贵展示着手机里的电子台账,上面标注着每笔小额信贷的发放进度—今年已为9户脱贫户发放32万元贷款。


关注到辖区困境儿童缺乏关爱陪伴的问题,景县主动推进“爱心爸妈”结对关爱志愿服务工作。面对初期爱心人士招募难、帮扶形式单一等困境,景县妇联充分发挥县乡村妇女干部爱心妈妈团和景县旗袍协会、巾帼志愿服务联合会、女企业家协会、妇女微家联盟等爱心联盟成员单位的作用,积极推进衡水手牵手孤困儿童关爱志愿服务中心景县办事处成立,吸引来一批爱心人士。妇联主席张世娟说:“我们通过定期走访、心理疏导、学业帮扶、圆梦心愿、研学实践、安全教育、举办生日会等活动,利用寒暑假、六一、中秋、春节等重点节假日,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活动,为留守困境儿童送去温暖与关怀,切实提升了留守困境儿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目前,298名“爱心爸妈”已帮助357名留守、困境儿童,孩子们的笑容越来越灿烂,性格也愈发开朗自信。


治理创新中的“巧干智慧”


面对基层治理新挑战,景县基层干部跳出“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困局,以创新思维和数字化手段实现“巧干”,让治理更精准、服务更高效。


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赛道上,景县正以政策先行、试点引领、梯次推进的思路加速奔跑。从政策文件到车间设备,从平台搭建到氛围营造,基层干部正用精准服务破解企业转型难题,让数字技术成为产业升级的“金钥匙”。


在景县工信局的文件柜里,整齐码放着《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办法》《景县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我们拥有全市首家数字化转型平台(景县产业大脑平台),正在加快景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争创河北省橡塑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目前,瑞源、西伯力2家企业已成功申报先进级智能工厂,我们计划从试点突破、梯次推进,最后形成集群效应,推动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信局副局长张海祥翻着调研笔记,上面记录着300多条企业反馈的问题,标注着不同行业的改造重点和时限。


数字化转型的浪潮里,基层干部们用政策的温度、服务的精度、推进的力度,让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正如华特企业负责人宋文华所说:“以前觉得转型是爬坡,现在有了县里的助力,我们感觉是在乘电梯。”


景县基层干部以实干夯实发展之基,以敢干破解民生之困,以巧干激活治理之效。在“十四五”收官冲刺的关键阶段,正是无数这样的基层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与担当,为高质量完成规划目标注入不竭动力,在新时代的考卷上写下生动注脚。 


 王晓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