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阜城县古城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组织党员教师开展暑期家访活动,通过“发一次安全提示、建一份成长档案、送一项实践建议、进行一次现场沟通”的精准举措,将关爱送至学生家中,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假期防护体系。


家访过程中,安全提示成为重要一环。教师们结合古城镇水域分布、交通路况等实际情况,为每个家庭送上定制化安全提示。针对防溺水、交通安全、居家用电等重点领域,教师们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同时,与家长签订《暑期安全监护责任书》,明确监护责任。对于留守儿童家庭,镇工作人员联合学校教师建立“1+1”结对监护机制,定期通过电话、视频检查安全状况,确保安全警示全覆盖、无死角。


为助力学生合理安排假期,古城镇中心小学为每位学生建立暑期成长档案。档案内容涵盖作业完成情况、阅读书籍、体育锻炼记录等模块。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学校分层设计成长目标。低年级侧重习惯养成,记录每日作息与家务劳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高年级聚焦自主学习,着重提升学科薄弱环节。教师们每半月通过家访或线上反馈进行点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在丰富学生假期生活方面,教师们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暑期实践资源阵地,为学生量身定制实践建议。为学生设置“红色故事宣讲员”“网络文明小小志愿者”“环保小卫士”等实践岗位。针对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建议,引导绘画爱好者参与“和美乡村”写生活动,鼓励运动达人参加乒乓球比赛,引导放假的大学生依托农家书屋开展“暑期充电站”志愿服务等。目前,全镇累计推荐实践项目4个,参与学生达60余人次。


面对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教师们现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当有家长提出“孩子最近总沉迷手机游戏,该怎么引导”的问题时,教师们传授“高质量陪伴”技巧,并总结了“电子产品管理”“情绪疏导”等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家访时现场指导运用。此外,还设立了“家校议事会”,邀请家长代表参与暑期活动策划,在全镇形成“问题共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家校协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