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对人民法院司法保障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衡水中院司法技术辅助室荣获“人民法院司法保障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称号。


近年来,衡水中院司法技术辅助室聚焦服务法院审判执行主责主业,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在持续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生动实践中展现了新担当新作为。


坚持党建工作引领,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司法技术领域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小团队迸发大能量,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支部被评为衡水市直“五好党支部”,支部品牌被树为“市直机关优秀党建品牌”。


坚持人民中心导向,助力纠纷高效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创司法技术鉴定“三步四法”工作法,在“鉴定申请前、鉴定程序启动时、鉴定意见作出后”三个重要时间节点,灵活运用“归纳争议焦点、典型案例引导、释明风险成本、科学评估结论”四项法则,促进矛盾纠纷化解。自2023年以来,1100余件案件未进入鉴定程序,共计为当事人节省鉴定费用650余万元,委托鉴定案件数量连续三年逐年下降。


坚持从严把关审查,提升组织诊断水平。从严把控立案审查、监督诊断和医学认定三大关口,不断完善“医学+技术”双审查模型,坚决杜绝纸面服刑;加强保外就医工作衔接,实现诊断结论“零差错”,违规案件“零通过”;主动延伸服务,针对每名罪犯病情,将治疗建议、风险提示、疾病转归等涉医情形写入医学诊断审查意见书中,为法官做好“温馨提示”。


坚持打造专业智库,赋能审判质效提升。包括法医临床类、资产评估类、会计审计类、工程类等18个门类共99名专家首批入库,辅助法官对涉司法鉴定的疑难、复杂、专门性问题进行实质性审查,形成法院司法技术队伍与司法鉴定辅助技术专家相结合的“1+N”专门性问题智力支持体系。一年多来,专家成员参与重大案件调解,提供专业咨询意见170余件,提升矛盾化解公信力。


此次表彰,既是荣誉,更是鞭策。衡水中院司法技术辅助室将以此为新起点,继续坚守司法保障初心,为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更高效的技术支撑,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