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两周,衡水市外宣战线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聚焦农文旅融合、特色产业、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在央媒、省媒刊(播)发相关重点报道110余条。
“双节”活动亮点纷呈,全域旅游热潮涌动。新华社发布视频通稿《河北衡水:农味文旅受热捧》,报道农事运动会、稻蟹共生试验田、衡水湖味觉盛宴等衡水独特的农味文旅活动吸引着八方游客,为大家带来独特的假期体验;视频通稿《河北:特色文化活动点亮双节假期》,提及周窝音乐小镇和衡水市图书馆分别举办“拾忆周窝 与你相会”主题活动和亲子手工鱼灯活动,让游客共度欢乐假期。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播出《河北冀州:培育研学旅游新热点》,介绍冀州区以文化赋能培育研学旅游新热点,围绕历史文化、体育运动、绿色生态与现代科技等主题,推出多项沉浸式课程,实现“观、感、触”于一体的研学新形态。《农民日报》刊发《开渔节带火乡村游》,报道衡水湖的晨光渔船、开渔节上的丰收欢歌、民宿庭院的温馨互动、研学基地的朗朗书声、马拉松赛道上的活力身影,共同勾勒出生态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画面。中新网发布《河北阜城:戏曲演唱会迎中秋贺国庆》《河北景县逾万人齐诵〈论语〉 共享“国学盛宴”》《河北饶阳举办系列文旅活动 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河北故城举办演唱会 群众享文化盛宴》《河北景县举办名厨争霸赛 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等图文报道,介绍衡水各地通过举办特色文旅活动陪伴游客欢度假期。人民网发布视频+图文报道《河北衡水:研学体验“动”起来 文旅融合“活”起来》,介绍衡水市推出以“生态+非遗+航空”三大体验为核心的文旅产品,让游客体验跨越自然、人文与科技的假日深度游。中新网发布图文报道《第三届河北省研学旅游大会在衡水冀州区举办》,《河北日报》刊发《第三届河北省研学旅游大会在衡水举办》,河北广播电视台文旅·公共频道播出《第三届河北省研学旅游大会在衡水冀州区开幕 共绘“行走的课堂”新图景》《第三届河北省研学旅游大会:多元点位解锁“文旅+研学”新体验》,《河北经济日报》刊发《第三届河北省研学旅游大会在衡水冀州区举办》,均报道第三届河北省研学旅游大会在冀州区举办,期间组织了百名女企业家“访名企、进名校”衡水研学行、“京津冀百名校长+全国百家研学机构进衡水”等活动。
产业项目有序推进,发展动能加速培育。新华社发布视频通稿《河北深州:家居产业“链”式崛起》《新华视点|多维发力!中国多领域经济亮点频现》,中新网发布图文报道《170余家企业代表齐聚河北深州 探讨家居产业发展新路径》,均提及2025年圣奥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暨家居产业链推介活动在深州市举行,来自国内外170余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以“同一个订单同一个梦想”为主题,共同探讨家居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新路径。《河北日报》刊发《从北京研发中心到冀州生产线——一个康复机器人的协同样本》,报道极智医疗河北公司自落户冀州区以来,加快科技成果在当地落地转化与应用,逐步构建起“北京研发、河北转化”的协同创新体系;《阜城装备制造产业攀高向新》介绍阜城县不断加快创新驱动,持续推动县域龙头企业产品向高、精、尖发展。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新闻联播》播出《河北:产业协同引“活水” 县域经济新动能》,提及安平县有丝网生产企业16000多家,其中编织类占全国的80%以上,去年安平丝网产值突破千亿元。
围绕衡水经济社会发展,新华社发布文字通稿《让服务和品质成为赛事核心——衡水湖马拉松赛的转型样本观察》,报道十余年的精心培育,让衡马的赛事品牌愈发响亮,也为城市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视频通稿《“五讲”课堂里 小小“火种”传承红色基因》,介绍省安平县创新推出纪念馆讲、党支部讲、课堂讲、广场讲、田间讲的“五讲”实践活动,让小小“火种”传承红色基因。《半月谈》刊发《在生活圈里“以文化人”》,介绍衡水市将传统文化、非遗技艺、志愿服务融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AI进校能做什么》报道“AI+教育”正快速进入衡水中学,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央视《焦点访谈》播出《奔向更美好生活:呵护幼苗、托举未来》,提及衡水市打造托育便民生活圈,还搭建智能化的托育信息管理平台,想方设法帮大家解决育儿难题。中新社发布《韩国籍教练李在卿的中国“冰上情缘”》,配发李在卿在衡水市寰宇冰上运动中心指导队员训练的图片。
此外,《2025年首届河北福嫂进校园家政技能竞赛在衡水举办》《河北景县成立“小哥医院” 推出“两站五优五免”服务体系》《衡水籍航天员蔡旭哲走进河北衡水中学作报告》等报道分别在人民网、中新网、长城新媒体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发布,引发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