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到餐桌 “河北净菜”串起京冀情
——河北净菜进京“六进”活动在京举办
这是一条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的最短链路,是一次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生为先的协同实践。它生动诠释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核心要义,记录着从初步探索走向成熟机制、从单边供给迈向多方共赢的发展历程。
2025年9月9日至10日,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廊坊市农业农村局承办,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广安门外街道办事处协办的河北净菜进京“六进”活动暨“品味河北”专题品鉴推介活动在北京市西城区明日五洲酒店隆重举行。
△河北净菜进京“六进”活动暨“品味河北”专题品鉴推介会
破局起步:从“毛菜”到“净菜”的产业转型
早年间,河北作为北京传统“菜篮子”,虽坐拥广袤农田与丰富物产,却长期受困于“毛菜进京”的粗放模式,存在物流损耗大、品质管控难统一、流通效率低下等情况,既无法满足北京市民对新鲜、安全食材的需求,也制约着河北农业自身的价值提升。
△河北品牌农产品走进北京西城广外街道产销对接活动
“河北净菜”进京是河北省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该举措不仅有效保障了北京市场的稳定供应,也有助于实现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近年来,河北省锚定“优质供给、高效流通”目标,联合北京市共同破除政策壁垒、统一产业标准,从种植基地建设、加工标准制定,到物流通道打通、销售终端对接,逐步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净菜供应链体系,全面加速“净菜进京”进程。
聚力攻坚:全链条赋能的亮眼成就
如今的“河北净菜”,已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成为北京蔬菜市场不可或缺的“主力军”。经过多年发展,京冀两地已共建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180家。河北蔬菜占北京市场份额超过四成,稳居北京蔬菜市场供应第一大省地位,“河北净菜”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这一成就的背后,源于全链条各环节的精准协同与持续攻坚。
为增强蔬菜生产能力,河北省实施千亿级蔬菜产业工程,积极扩大设施规模、改造老旧设施。建立国家蔬菜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等3个“国字号”研发中心,全链条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形成了冀北夏秋露地蔬菜、环京津冬季设施蔬菜、冀东深冬温室蔬菜、冀中南春秋设施蔬菜和衡沧高品质蔬菜五大产区的全域布局,实现了设施栽培与露地生产有机结合,各产区错位发展、交替上市。
协同共赢:跨越省界的民生与发展
“河北净菜进京”,远不止是一场食材的流通,更是一次惠及两地的“双向奔赴”。
△河北优质净菜供应商与北京餐饮企业、商超平台深度对接
对北京而言,它是民生保障的“稳定器”。河北日均向北京供应蔬菜超7000吨,极大丰富了市民“菜篮子”的品类选择,提升了食材新鲜度;同时,净菜预处理减少了30%的城市生活垃圾,助力首都实现“垃圾源头减量”,为城市治理减负。
对河北而言,它是农业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净菜加工让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了20%—30%,带动了超10万农户增收,逐步形成了“种植—加工—物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标准化产业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从燕赵田间到京城餐桌,“河北净菜”的每一步跨越,都印证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度与温度。未来,随着品种培育、冷链物流、品牌建设的持续升级,“河北净菜”将继续以绿色为笔,在区域协同的画卷上,绘就更多民生幸福与产业振兴的新篇章。
来源:环京津新闻网原标题:从田间到餐桌 “河北净菜”串起京冀情 ——河北净菜进京“六进”活动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