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我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抓住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河北成为人才汇聚之地、价值实现之地。全省常住人口由多年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        


  来自河北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常住人口实现历史性跨越,由多年以来的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2万人,一大批创业者、奋斗者来到河北,扎根河北。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谢晓磊,因为去年的一次"千企雄安行",决定结束自己十年的"北漂"生活,带着团队来到雄安。  

  雄安柏慕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晓磊: 


  因为本身我们是针对于整个工程在建设前期的数字化的服务跟转型,伴随着城市的成长而发展的话,我们机会也会多一些。这边应该算是最好的一个心向往之的城市。 


  让创新主体走进雄安、落地雄安。我省以疏解央企为龙头,培育创新链条;以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为平台,集聚创新要素;以系列雄安行活动为抓手,吸引创新人才。与此同时,发布"雄才十六条"、人才住房、子女教育等政策,形成了让人才放下行囊、成就梦想的一流育才生态。  

  雄安新区保障房租户: 


  当时入住时候,它的家电配套非常齐全,每个屋子都有空调,包括沙发电视这些,而且可以免费七天试住。  

  雄安新区保障房租户: 


  学校就在旁边,有小学、幼儿园,跟国家图书馆雄安馆就一路之隔,特别特别便利,幸福感唰就提升起来了。 


  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国家大事走深走实,为更多人才提供施展拳脚的大舞台。2024年河北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4.8%,我省牵头的2条协同创新产业链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京津冀社保卡在交通出行、就医购药等领域实现"一卡通",为京津冀区域内人员流动创造了条件。2024年全省人口净流入地区中,雄安新区占比最多,为31.1%,石家庄占20.6%,唐山占20.4%。  

  在唐山,一段冰雪奇缘,不仅让北京理工大学的水凝胶技术实现了落地转化,也吸引着各路人才奔赴河北、扎根河北。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助理教授 左磊: 


  在来到河北唐山研究院之前,我们的基础研究已经积累了十余年,(在这儿)通过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我们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落地。 


  向新向上的产业生态成为人口净流入的硬环境。我省完善主导产业支持政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新兴产业对人才的吸纳能力显著提升。从行业分布看,我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流入人口占比最高,为12.9%。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则是人口净流入的软环境。我省创新提出16项"小切口"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加大助企帮扶力度,不断释放支持创新、创业、创造的鲜明信号。  

  复旦大学博士后、正高级工程师高伟深耕生物行业多年,被作为高层次人才引入到晨光生物科技集团任副总经理,不仅享受人才A卡待遇,还能享受年薪10%到20%的补贴。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 高伟: 


  政策都非常丰富,让我们都充分地感受到市政府对于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业创新这么一个文化的氛围。 


  我省各地集中出台的引才政策,为人才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推进城市更新改造,不断提升教育、医疗、托幼、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增强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 


  更大的爱才诚意、更优的人才服务、更宜居的生活环境,让河北成为人才汇聚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原标题: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 | 常住人口由多年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