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家住桥东社区某小区的小雨(化名)再次迎来衡水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社工。社工上门除了了解小雨最近的生活、思想外,还与小雨的妈妈进行了深度沟通,进一步指导小雨妈妈从改变自己的思想、行为开始,给小雨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今年以来,衡水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通过整合社工、心理、法律等多元力量,构建标准化服务流程,精准回应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权益保障、危机干预等核心需求,聚力打造“衡心护未•益童成长”等本土化的儿童关爱系列服务品牌,搭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体系。
三大板块,构筑全方位防护体系
据悉,该项目创新性地设计了“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服务框架,形成联动保护闭环。“衡心护未•家”项目,聚焦困境青少年家庭成员支持。项目通过入户走访建档、政策宣传、家长课堂及个案跟踪服务,从改善亲子关系、提升家长教育能力入手,从根本上改善未成年人的家庭成长环境。今年暑假期间,项目服务50户家庭,并开展“益起童趣”亲子公益集市、寒暑假课堂等特色活动。“衡心护未•校”项目,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专业不强”的短板,项目引入成熟基金会资源,为教师提供基于发展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专业培训,并运用游戏、绘本、艺术等疗愈手段。同时,将建立“红-橙-绿”三色儿童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实现从普遍预防到高危干预的科学分级管理。“衡心护未•社”项目,以打造桃城区益童成长社区支持网络为目标,在社区开展困境儿童调研、日常走访、个案辅导及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通过开展“不要做挑战”游戏进行防拐防骗教育,组织“议事少年团”培养儿童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并链接高校志愿者通过“未来信箱”活动启迪儿童梦想。
专业赋能,强化未保人才队伍
除了直接服务儿童与家庭,衡水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还高度重视未保工作队伍的能力建设。与河北大学、衡水学院等高校合作,引进高校师资力量和科研力量,提高队伍建设的学术水平。今年8月举办全市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行业专家、高校教授进行授课和督导,并编印《儿童主任工作指导手册》,旨在打造一支扎根基层、专业过硬的未保人才队伍,为衡水市的未保事业留下“带不走的专业力量”。
凝聚合力,共创未保新格局
开通儿童救助保护热线,为全市未成年人提供统一的求助、心理咨询和转介帮扶渠道。通过广泛动员社工组织、志愿服务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同时引进腾讯公益心苗计划,全方位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浓厚氛围。
衡水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品牌建设,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等社会工作方法,坚持“预防、复原和发展”于一体,提供政策法规宣传、日常探访关爱、家庭教育指导、成长安全教育、资源整合链接等服务,为衡水市的未成年人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也为全省乃至全国基层未保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衡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