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一响,我们就知道该干什么了。”日前,河北美利达股份有限公司在接收到涉气排污企业监管平台发布的提醒后,及时完成自行监测,成功规避了处罚风险,企业负责人王宏达对此连声称赞。
从“人找问题”到“系统预警”,从“来回跑腿”到办理目录“一目了然”——这一曾让许多企业期盼的智慧监管场景,如今已在我市生态环境治理中成为常态。
我市于去年年初在全省率先启用涉气排污企业监管平台,并在今年持续优化升级。该平台集“企业各类环保资料线上查阅”和“企业违法行为线上预警推送”于一体,借助现代感知与大数据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及时发现企业环保问题并发出预警,对涉气排污企业基本信息、环评手续、环境台账以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等,实现全方位在线采集、报送、预警与监管,有效破解了监管链条长、信息不透明、企业易出错等难题。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实时推送预警信息20余万条,有效帮助企业避免了排污许可证届满未延续、自行监测不及时、台账不完善等问题。
为企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关键在于监管与服务协同发力、同向而行。近年来,我市充分激发服务效能,不断创新生态助企举措。在执法监管方面,依托涉气排污企业监管平台的预警线索,通过制定并实施强化执法监管服务的若干措施,全面规范执法行为,审慎实施行政处罚,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注重指导企业整改、提供技术帮扶,帮助企业提升环境管理能力,从源头上减少重复性违法。在精准服务方面,深入开展“调研月”活动,成立由领导干部带队的调研组,聚焦橡胶、玻璃钢、丝网、家具、铸造、化工、毛皮等县域特色产业,“一企一策”现场把脉问诊,全面提升了企业的专业性、获得感、满意度,形成了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同向发力的良好局面。开展县域特色产业调研活动以来,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入企帮扶服务和示范参观活动共计50余次;召开与企业面对面座谈会9次,现场解答企业各类环境问题300余个,征集企业意见建议120余项;制定七个特色行业的企业基本规范和标杆创建要求,涉及具体指标2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