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水市桃城区郑家河沿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抓班子强队伍、抓发展提增收、抓治理促和谐上,积极探索创新,多措并举,久久为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突出党建赋能,激活潜力促增收。坚持在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强村富民上持续用力,明确一村一策,逐村落实整顿措施。落实乡镇党委主体责任,逐村分析研判村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有效推进集体经济发展与惠民政策的精准落实。积极推广“一块田”治理模式,精准摸排撂荒地、村内闲散地、边角地、废弃宅基地和坑塘,通过整合土地资源,改善人居环境,为村集体增收。张家庄村收回土地200亩,年集体经济增收18万元,配套建设粮食晾晒场地年增收4万元,残垣断壁改造为观赏小菜园;贾家庄村探索党支部领办股份合作社模式,整合707亩耕地,村民获保底收益及分红,村集体年增收超10万元,坑塘生态改造启动;南沼村盘活废弃窑厂65亩,引进公司建设智能化鱼菜共生产业园,年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配套实施基础设施工程。
发挥区位优势,多点开花强经济。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积极构建“一城三轴两片区”发展格局。“一城”建设提速增效,依托交通优势,以打造郑家河沿镇卫星城为重点,盘活400余亩建设用地,深度融合低空经济、数字信息、文旅等产业,推进安置房与综合开发项目。“三轴”协同发力,依托中湖大道,建成现代立体AI农业产业园、艾草种植基地等项目,贾家庄村500亩艾草基地计划扩至1000亩,配套初加工设施,每亩增收1000元。依托石衡高速—滏阳路,完成北沼村出口绿化流转和沿线路段拆违美化,谋划种家庄村养殖—加工—冷链全产业链发展布局。依托滏阳河,征收740亩土地,推进河道整治工程,激活区域发展动能。“两片区”统筹推进,依托高铁南站片区,布局高铁服务、物流仓储产业,打造“站城融合”样板。衡水湖片区以生态修复为基础,发展生态养殖与文旅产业,优化宜居环境。
运用产业帮扶,拓宽渠道保收益。积极对接实施多个产业项目,小辛集农贸商区资产收益项目、牧原奶牛场扩建项目、泰华资金收益项目、衡水山枝保健饮料有限公司分红收益项目、芳香园林分红项目、光伏发电收益项目等,资金由区级统筹安排,脱贫户、监测户参与分红。河南增家庄村完成1071块光伏板安装,年增收益2.14万元;巨鹿村规模化安装9000块光伏板,年创收15万元。联合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等服务,为就业困难的脱贫户、监测户提供公益性岗位;为6户有创业资金需求的脱贫户、监测户办理小额信贷业务,每户年分红3000元,以务实举措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