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恰如许,读书正当时。4月23日,我们迎来第30个世界读书日。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主题定为“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倡导通过阅读开阔视野、传递智慧,为人类共建更美好的明天。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向来尊崇阅读,“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绵延至今。古往今来,先贤留下了“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深刻感悟,也有“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的谆谆教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倡导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我国把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全民阅读,通过加大阅读设施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丰富阅读资源,形成了社会各方协同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民阅读工作格局。我市不断加大全民阅读推广力度,优化公共阅读服务,开展全民阅读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乡村、进广场等活动,激发了全民阅读热情。如今,群众阅读的阵地更多,作品更丰富,方式更多样,读书的氛围在家庭、学校和全社会都更加浓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点亮未来的明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更需要加强阅读,通过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增长知识和才干。广大党员干部应带头阅读,坚持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广大青少年要与书为友,养成阅读习惯,热爱阅读,健康成长。全社会要参与到阅读中来,发扬“挤”和“钻”的精神,把阅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阅读照亮个人成长之路,传承文化薪火,推动社会进步,共建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