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衡水冀州这座弥漫着千年古韵的小城里,日光透过窗户,温柔地洒落在一间普通民居的客厅内。只见一张稍显斑驳的桌子上,五彩面团、精巧工具与件件精美的面塑作品交相辉映,这儿便是张翠云的艺术天地。


街头惊鸿 梦的初绽



今年44岁的张翠云是衡水冀州区非遗面塑传承人。2月25日,记者走进张翠云家,她正专注地坐在桌前,双手仿佛被赋予了魔力,拿起一团面团,指尖在面团上轻轻按压、揉搓、塑形,动作行云流水。转瞬之间,一朵娇艳欲滴的粉色花朵在她掌心悄然绽放,花瓣层层舒展,细腻逼真,仿佛能嗅到芬芳。






记者环顾四周,满桌的面塑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威风凛凛的关公,丹凤眼微微眯起,卧蚕眉尽显威严,似乎能听到他在沙场上的怒吼;慈眉善目的老寿星,白须随风轻扬,脸上挂着和蔼笑容,透着福寿安康的祥和气息;那一组为蛇年春节精心雕琢的蛇造型面塑,更是灵动非凡。有的蜿蜒盘旋,蓄势待发,似要奔赴远方探索未知;有的头戴小巧精致的帽子,圆溜溜的眼睛满是俏皮,让人忍俊不禁。每一件作品,都倾注着张翠云对生活的细腻感知,以及对艺术的无限执着。


时间回溯到2006年,那是改变张翠云人生轨迹的关键一年。一次街头散步,一个捏面人儿的摊位突然闯入她的视线。摊位前,一位老师傅十指翻飞,穿梭于五彩面团之间。只是随意地搓、捏、揉、捻,眨眼间,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便跃然眼前,引得周围人群阵阵惊叹。那一刻,张翠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那团小小的面团仿佛拥有了魔力,点燃了她对面塑艺术的炽热渴望,一颗艺术的种子就此在心底种下。


回到家后,张翠云迫不及待地开启了自己的面塑探索之旅。然而,现实却如同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她的热情。面对手中的面团,她怎么捏都难以成型,满心的期待化作深深的失落,但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让她没有丝毫退缩。她四处打听,历经波折,终于找到了那位摆摊的老师傅。张翠云怀着满满的诚意,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在老师傅耐心细致地指导下,她逐渐掌握了简单卡通人物的捏法。慢慢地,动画片里的大头儿子、古灵精怪的机器猫、憨厚朴实的光头强……这些熟悉的形象在她手中逐渐有了轮廓,从最初的生硬粗糙,变得越来越生动可爱。


求学问道 破茧之途


张翠云并不满足于此,她深知绘画功底的不足是限制自己面塑技艺进一步提升的瓶颈。于是,她利用所有业余时间,跟随冀州画家陈磊刻苦学习国画、素描。寒来暑往,无论严寒酷暑,她都从未间断。每天,都沉浸在线条、色彩和构图的练习中,一笔一画地勾勒,一抹一调地搭配。一年多的时间,张翠云的绘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线条更加流畅,色彩搭配也更加协调。可她仍觉得不够,为了追求更高的面塑技艺,张翠云在网络上广泛搜集各地面塑师傅的信息后,决定跟随天津面塑老师钊海静继续深造,随后, 她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外出求学之路。



2015年,在天津学艺的日子成为张翠云面塑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她全身心地投入面塑创作中。每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工作室,她就已经坐在工作台前,开始了一天的创作。直到深夜,她仍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里,常常废寝忘食。在这段日子里,她遭遇了无数次的失败。有时,精心制作的作品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有时,花费数小时塑造的形象总达不到心中的预期。但对于每一次失败,她都默默承受,并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她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面塑作品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蜕变。“东北一家人”“高山流水遇知音”等作品,无论是人物的神态,还是场景的营造,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让人赞叹不已。 


传承之路 熠熠生辉





2016年,张翠云被冀州职教中心聘为手工课老师。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氛围。她用自己的热情和专业,引领学生们走进面塑的奇妙世界。在她的教导下,学生们也被面塑艺术的魅力深深吸引,纷纷拿起面团,开启自己的艺术创作之旅。张翠云的创作素材极为丰富,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动物,到充满幻想的卡通、动漫形象,都能在她的指尖变成精美的面塑作品。为了让作品更加逼真生动,她每天都会在网上搜集面塑制作的视频和文章,跟着视频反复练习人物的表情、动物的姿态、卡通形象的细节,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眼神、一缕发丝,她都力求做到极致。 



“传统的面塑工艺简洁,要做到形神兼备并非易事。如今新派面塑在材料、造型、题材、色彩这些方面搞创新,用更丰富的材料、更逼真的造型、更时髦的题材和更亮眼的颜色,让面塑变得更酷更有吸引力。所以创作一件完美的面塑作品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张翠云深刻地认识到面塑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重任。为此,她不断学习,如今还在跟随绘画老师学习速写、素描。在她看来,扎实的绘画功底是创作优秀面塑作品的基石。同时,她也善于观察生活,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身边人的一举一动,都是她创作的灵感源泉。


“传承,并不是要把艺术品锁在博物馆里,而是让老祖宗的手艺活在烟火气中。”作为新一代的非遗传承人,张翠云满怀热忱与担当。她希望通过探索现代各种形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作模式,让古老的面塑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她将继续在面塑艺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精进手艺、开拓思路,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这门传统手工艺品,让面塑艺术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