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万物丰茂。满目青翠、荷花娇娆的衡水湖,正是一荡荷花、十里飘香,一派旖旎的自然风光。

7月18日下午,乘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东风,衡水日报社全媒体采风团在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王义朋,总编辑邵文化带领下走进滨湖新区,听闾里的古韵新声、观乡村民宿的新鲜创意、品热辣“潮”玩儿的激情魅力、赏一台好戏的厚重蓬勃……在缤纷多彩的“新”业态中,在因地制宜谋发展的生动实践上,采风团感受着滨湖新区文旅经济在写好衡水湖生态文章基础上、一路向“新”疾行中焕发出的蓬勃活力。

研学叠加——
闾里古镇传“新”声


“欢迎大家来到孙敬学堂,我们脚下是六艺大道。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闾里古镇孙敬学堂,此次采风活动的第一站,也是中国首家且唯一一家以中国传统礼孝文化为主题的体验式研学游基地,古风古韵是其显著特色。“习古礼、学国艺”,零距离感受汉风民俗和国学礼仪,已经成为游客们到这里的第一诉求。

从和乐西楼、衣冠舍、文庙到国医馆、手工馆、知礼堂、明孝堂,从古乐古礼知识的优雅展示到精彩活动的切身体验,采风团经历了一场文化盛宴之旅。

作为衡水研学的萌发之地,闾里古镇已形成了读蒙经、习古礼、学国艺、做百工、生活立能五大体验式课程体系,并不断完善研学课程,丰富研学内容,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增强研学旅游的体验感和保障能力。

古韵传“新”声,采风团有幸见证了其中的最新一“声”——3D打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3月,博盛睿创(河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驻孙敬学堂琴瑟楼。这是一家集研发、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致力于3D打印设备、产品升级研发、生物医疗、科技研学、5G+工业互联网技术等多类高新技术产品的科技公司。

“公司和技术是我们从天津引进的,一方面是想丰富咱们的研学课程,再就是想借此实现传统医疗器械研发的升级改造。”魏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淑会介绍,公司将扎根衡水湖畔逐步实现产品研发试制中心、科技研学中心、知识产权中心等三大核心功能。

目前,该公司已经积极结合景区资源,融入研学教育,利用暑假开展3D打印相关活动,为开展研学业务奠定基础;与当地传统医疗器械产业对接合作,研发的3款适老化产品即将完成并投入生产。值得一提的是,其正面向全省洽谈项目,其中包括与衡水学院、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合作,预期年创收金额可达二三百万元,推动全区经济的增长。

风貌优化——
乡村民宿见“特”色


繁花开有声,庭院美无言。

一丛碧竹、一泓清水、一架小桥、几把藤椅……烈日下,走进徐家南田源宿小驻民宿,清凉感扑面而至。院内,来自长沙的两个女孩谈笑间颇有种“不知身在异乡”的惬意感,“住得很舒服,玩得也很开心。”

认可,是最好的褒奖。

近年来,随着衡水湖生态一路向好,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慢下来,驻足感受湖畔诗意的田园生活。来去匆匆的景点游转向了民宿休闲游,衡水湖周边的民宿、露营地因此而兴。目前,衡水湖周边民宿、露营地、农家乐已达100家。据统计,今年“五一”,衡水湖周边的乡村民宿共接待游客7万人次,户均增收9000元。

这些民宿多以“农家乐”“田园风”为主题,可以品茶、烧烤、组织团建等,为游客提供一个远离喧嚣、亲近自然、感受乡村风情的理想场所。极具匠心的源宿小驻民宿可谓其中翘楚。

“我们还是比较受大家认可的,顾客回头率能到百分之八九十。”老板娘袁娜笑谈,运营以来收获“暖心”多多:只要举家出行必来入住并屡屡给予好评的北京一家人;孩子在安平读书,往返却执意绕路来入住的承德客人;离开后还特意寄来美食的北京客人……

“五一”过后,为了回馈顾客,让客人住得更舒适,源宿小驻民宿进行了一轮改造,后期也会不断进行小范围的细节改造,打造“一庭一桌一风味,一庭一宅一风格”的庭院宿集形态。

近年来,滨湖新区推进衡水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依托衡水湖的秀美风光,将传统的农耕文化和现代休闲旅游完美结合,探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已规划建设牧马庄园马术赛训民宿、盐河人家乡村艺术民宿、琴瑟园汉文化主题民宿、樱花岛低碳4个民宿群,改造提升樱花岛星空帐篷露营、山野来信野奢露营、湖城秘境音乐露营、甜月亮轻奢露营、大地花海郊野露营5个露营地。

体产融合——
亮出体育新名片


轻舟逐浪飞,潋滟碧波泛。

走进位于老盐河畔的衡水市瀚诺优活水上项目训练基地,几艘皮划艇正快速前进于碧波之上。艇上,人们奋力挥臂划桨;艇下,河面浪花翻飞……“盐河故道训练水域(自农场社区至秦家南田村止)沿线长1200米,宽80米,渠深7米,具备开展A类赛事条件。”训练基地负责人黄强介绍道,训练基地对标国家级水上项目标准场地,以国际一流的赛程教学为标准,大力发展水上运动,“已经开展了赛艇、皮划艇等竞赛项目训练及赛事承办,吸引了许多爱好者参与进来。”

热浪起,马蹄疾。

在衡水名扬马术俱乐部,骑手身着骑士服、头戴头盔、手握缰绳,驾驭着马匹在场地上驰骋,或加速快跑、或完美转弯、或跃身跨栏,尽显马术项目特有优雅且充满活力的气质。

新兴的体育项目不止一两个,由此带动的体育产业在滨湖新区正快速崛起。


近年来,滨湖新区聚焦自然资源优势,把体育赛事、运动休闲作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换器,拓宽“体育+”发展路径,培育体育赛事活动品牌,因地制宜地打造了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衡水湖国际马术节等体育赛事活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加快推动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引进路亚国际垂钓基地、水上皮划艇训练基地等户外水上运动项目;聚焦行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体育+”“+体育”,推动体育与各行业协同联动、融合互通,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培育新产业、新动能,为发展体育产业提供重要路径。

谈及产业规划,滨湖新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张晗表示,将以体育赛事为引领,拉动延长全区旅游、餐饮、娱乐、购物等消费链条,多措并举、多方联动、多点发力,促进和扩大体育消费,打造潮流运动地和体育消费新商圈;以体育赛事为纽带,整合教育、文化、康养、商贸等资源,打造特色鲜明、时尚新颖、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体育消费新场景,做活体育经济。

文旅花开——
激起发展新活力


大禹治水、兰陵王入阵、吴公引渠……衡水历史上的一幕幕高光时刻、一幅幅秀美生态画卷跃然眼前。

在以“大美衡水 湖韵千年”为主题的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现场,采风团随着剧情穿越千年,“看”山海变化,“听”书声琅琅,“闻”美酒飘香,“触”历史人物,尽享视觉与心灵双重盛宴。

演出围绕“衡水之水”及人与水的关系,演出分为《流芳·衡滨毓秀》《福泽·水润一方》《激荡·湖城新韵》三个篇章,纵向串联千年历史,演绎衡水前世今生。滔天巨浪从滏阳楼顶倾泻而下,巨龙腾空而起,一声龙吟震九天,化作冀州鼎……大禹治水,划定九州。而后,董仲舒、冯太后、兰陵王等一个个衡水历史人物相继登场,衡水老白干与“衡水三宝”侯店毛笔、内画鼻烟壶、宫廷金鱼轮番呈现,古与今的对话彰显着衡水人文精神的赓续传承,映射出衡水湖的发展变迁与时代新活力。

这一台好戏,是衡水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高品质旅游景区的又一创举。沉浸式的全新演绎、多元化的业态植入,有力提升衡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从衡水湖景区一枝独秀到现在文旅遍地开花,从以前的衡水湖观光游到现在的沉浸式体验游,从以前单一的旅游业到现在全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文化活动拉动旅游消费,深层次激发旅游市场活力,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城市旅游体验,有效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滨湖新区,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滨湖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广宁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衡水湖保护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近年来,滨湖新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加大对衡水湖的生态治理与保护力度,全力推进衡水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各项工作,助力景区“颜值”与“气质”双提升;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围绕“旅游+”打造新业态,激发市场新活力,带动相关产业提质增效,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特色发展之路。希望衡水日报社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滨湖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宣传、推介、展示滨湖新区。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采风团一行对滨湖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变化以及取得的新成效赞不绝口。王义朋表示,《衡水日报》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守正创新、勤耕笃行,认真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唱响发展主旋律,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下一步,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闻宣传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汇聚大流量,精心创作推出更多精品力作,讲述衡水好故事、唱响衡水好声音、传递衡水正能量,以实干实绩为衡水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新闻力量。


视频:徐鹏璐

摄影: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