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风送湖城爽 实干潮涌万象兴
衡水日报社副总编辑 黄建
时序流转又逢秋,奋楫扬帆志未休。立秋的风掠过湖城街巷与田野,捎来三分清润,衡水大地上的实干热潮却愈发炽烈。
过去的一周,项目建设的引擎持续轰鸣,营商环境的优化让市场活力奔涌,学习教育的成效在街巷落地生根,生育政策的暖阳洒满万家,民生实事的温度浸润寻常日子。湖城大地,处处响彻着奋进的号角,流淌着满满的幸福。
项目建设筑根基,环境优化添活力。8月7日,我市召开企业家恳谈会,市委书记吴晓华强调,市委、市政府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与企业家携手奋进、共谋发展,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景县锚定“强招商、上项目、优环境”核心任务加压奋进,27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102.44亿元总投资正加速转化为实打实的发展势能,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这股蓬勃向上的发展劲头,植根于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深厚土壤。近年来,我市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激活发展动能的“关键一招”,不断总结改革经验做法,创新推出“双盲评审”“预招标”“一业一查”等改革举措,推动“交房即交证”改革扩面升级,用制度创新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同时,“企业经营范围个性化自主表述”国家级试点落地见效,深州首例线上“个转企”业务3小时办结拿证,安平实现重点行业营商环境监测全覆盖……一系列举措让企业获得感持续增强,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精准整改出实招,担当作为见真章。全市各级各部门扎实推进学习教育,将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走访调研、广纳民意良言,敲定14条整改硬措施;武邑县交通运输局推进9条农村公路升级改造,让40余公里乡村路网更畅通便捷;冀州区司法局规范涉企执法,检查频次同比下降57%,为企业松绑减负添活力;桃城区站前社区党员、网格员入户听民意、解民忧,梳理30余条治理建议,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学习教育的成效,正化作群众可感可及的实惠与温暖。
政策暖阳护成长,托育服务惠万家。我市用暖心政策为生育保驾护航:提升生育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孕产全程关爱;出台14条措施打造高质量儿童医疗体系;构建“托得到、托得起、托得好”的普惠托育网络,174个“10分钟托育圈”、249个社区托育机构实现全覆盖……从孕育到成长,政策的温暖始终相伴左右。
立德树人育桃李,文明花开香满园。我市“双减”政策扎实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深耕细作,科学育人理念浸润童心。衡水中学在体育赛事领域捷报频传,成为“无体育不衡中”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不止于校园之内,这份育人初心更延伸向广阔天地,2015届衡中校友李廷辉扎根西藏七载,让衡中精神在海拔4000米处绽放光芒。衡水学院荣膺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为衡水教育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民生实事暖民心,点滴变迁见幸福。市区供热老旧管网改造项目完工,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改善;3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全面完成,特色互助养老托起幸福“夕阳红”;冀州多元举措高效化解劳动纠纷,切实解决群众“薪”事;故城“童心港湾”破解双职工家庭带娃难题……点滴关怀汇聚成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乡村振兴的画卷同样斑斓动人:桃城区和美采摘园引种南方佳果,奏响“甜蜜交响曲”;枣强4000余亩葡萄串起乡村振兴“增收链”;武强以文铸魂擦亮乡村振兴幸福底色……
生态与文化的芬芳同步绽放:世界首个青头潜鸭稳定自然繁育种群在衡水湖成功建立,生态名片愈发闪亮;衡水剪纸艺人李娜携“悦纳百川”剪纸服饰品牌惊艳丝绸之路国际时装周,传统文化焕发新彩;衡水市新华书店衡水书城入选“年度最美书店”,书香墨韵浸润城市气质……
各行各业齐头并进,共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时序轮替,立秋是收获的序曲,更是耕耘的新章。在这承前启后的节点,全市上下每一滴汗水都在浇灌希望,每一项举措都在夯实根基。湖城大地正以实干为笔、民生为墨,续写着更加雄浑的高质量发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