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科院在谷子雨养示范基地举办现场会,推广优良品种。(资料图片)


  衡麦系列小麦品种河北市场占有率超20%,其中衡4399成为河北省区试对照品种、多年入选河北省节水补贴品种,衡观35入选国家节水品种和农业农村部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


  衡9玉米新品种填补了黄淮海北部夏播玉米区机收籽粒品种的空白,低木质素高丹草杂交种“三系”选育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衡油6号、衡油8号成为河北省首批登记的冬油菜品种,冀饲3号小黑麦新品种连续三年被列为河北省农业主导品种,衡棉HD008、衡棉1670、衡棉4号等棉花新品种被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连续推荐为棉花主导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


  生物防治技术全国市场占有率达30%,授粉熊蜂和天敌昆虫丽蚜小蜂已销售至全国20多个省份……


  近年来,衡水市农科院紧紧围绕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忘为民初心,牢记强农使命,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科研水平显著提高,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取得了一批市场认可、群众欢迎的科技成果,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人才+平台”

为现代农业注入“源动力”


  2022年9月13日,已是晚上9时许,衡水市农科院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站抗旱鉴定试验田里依旧灯光明亮,农业水土工程博士张文英正在模拟抗旱鉴定棚对谷子抗旱性鉴定试验进行表型性状调查。早在上世纪90年代,市农科院就开展了冬小麦抗旱性鉴定方面的研究。2016年,通过系统研究梳理,创立了作物抗旱指数鉴定方法及小麦、玉米、谷子抗旱鉴定评价技术体系。应用该鉴定技术体系已经评价了小麦、玉米、谷子资源近万份,筛选出的30个抗旱节水小麦品种,列入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目录,节水效果显著。


  一年四季,衡水市农科院有60多名像张文英这样的科研人员,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试验站,不是在本地农村的田间地头,就是在南繁基地,设计试验、调查取样、观察性状、采集数据、检测品质、基因分析,围绕旱作农业、绿色农业开展农业科学研究。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而发展科技必须依靠人才。


  近年来,市农科院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逐步形成“人才兴院”工作格局。


  “目前我们有9个创新团队,覆盖小麦、玉米、棉花、谷子、油菜育种和牧草研究、生防技术、抗旱鉴定和节水技术等方面。”市农科院院长鲁关立介绍,他们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度推进自主创新,培树创新“明星”,破除“论资排辈”,做好知名专家推荐,知名专家少、服务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得到破解。目前,该院拥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40人,其中农业农村部节水农业专家1人、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国家小麦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人、市管专家3人、外聘专家10人,包括涉及节水、牧草和智慧农业研究领域的院士4人,并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联系。“十三五”以来,他们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0多项,其中国家级39项。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授权发明专利53项、新品种保护权32项。


  2021年5月,中国农大农业水土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到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站考察指导时说:“试验站内容丰富,试验布置和试验设计科学,研究内容深入。一系列试验结果对指导当地新品种的推广,包括对黑龙港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条件下如何节水限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有重要意义。”


  这是衡水市农科院高质量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的一个缩影。依托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站,市农科院先后建成了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衡水分中心、国家级农作物品种抗旱性鉴定试验站、农业部河北南部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土壤质量深州观测实验站、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小麦、玉米、谷子、牧草、油菜)5个、华北旱作节水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省农作物抗旱研究重点实验室、省牧草技术创新中心、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6个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


  借助这些平台,广大科研人员围绕农作物抗旱节水和绿色生产,在作物育种、节水技术、绿色防控等领域,破解了一大批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在国内外首创BMR饲草高粱光温敏不育系,是高粱雄性不育种质的创新性突破;早熟耐密粒收玉米新品种衡9,攻克了宜机收品种收获籽粒破损率高的产业技术难题;苜蓿套种青贮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2021年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重大引领性技术;早熟谷子品种及配套雨养栽培技术在地下水压采区大面积示范取得成功。此外,他们参与制定“华北平原冬小麦微喷带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围框淹灌仪器法”等行业标准3项;在作物抗旱性、节水性、耐盐性鉴定技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农业防灾减灾,天敌和授粉昆虫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制定河北省地方标准22项,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做出了科技贡献。


“科技+创新”

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要情快报》发布:“衡谷26号”谷子品种全省累计推广面积30余万亩。


  “衡谷26号”是衡水市农科院自主选育的抗旱、优质谷子新品种。抗旱性鉴定试验表明,该品种全生育期达到了“强”的标准,配套节水高效栽培技术,该品种一般年份利用降雨即可正常生长,亩产可达350公斤以上,较其它谷子品种平均每亩增产8%左右,亩均节支增收150元左右;较同时期玉米等作物亩均节水100立方米。该品种的推广,为我省地下水压采区高效种植提供了模式示范。


  种子号称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粮食总产增长的80%依赖单产提高,单产提高的60%-80%源于良种贡献。


  多年来,市农科院和科技合作企业常年赴海南省开展南繁育种工作,加快自主创新,种子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华北平原是世界最大地下水漏斗区,而衡水市地处华北地下水漏斗区的“锅底”,且农业用水占据经济社会用水的“大头”。立足这一实际,市农科院的科研人员以抗旱节水为主攻目标,以肥水高效利用为核心,加快培育和推广节水品种。“十三五”以来,先后选育衡麦、衡玉、衡棉、衡谷、衡油、冀饲和冀草系列抗旱节水作物新品种53个,以衡S29、衡麦29、衡麦30等为代表的一批“节水丰产、抗逆广适”小麦品种,正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累计推广面积2亿多亩,社会经济效益100多亿元,节水60亿立方米以上。尤其是衡麦30,在秋冬季自然降水的足墒条件下播种,春季雨养,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为地下水压采区旱作雨养制度的落实提供了品种选择。


  “良种”还需配“良法”。市农科院强化节水配套技术研发,用科技打造增产“金钥匙”——


  在40多年定位试验基础上,市农科院研究掌握了小麦、玉米等作物水肥需求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针对抗旱节水品种研究了配套节水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根据不同生产区域麦田土壤蓄水和小麦需水特点,构建土壤墒情/苗情指标体系,研发了土壤墒情检测软件,建立起小麦土壤墒情和苗情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和反馈服务体系,冬小麦平均每亩增产30-40公斤,亩节水30-40立方米,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5%以上。


  研究出小麦玉米微喷带水肥一体化节水高产技术,不影响田间农机作业,比传统灌溉方式可节水60-80立方米/亩,提高肥料利用率15%,节约灌溉用工成本30%


  ……


  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以来,衡水市农科院研发旱作节水及绿色生产技术和模式23项,多项研究成果进入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其中天敌和授粉昆虫繁殖技术专利已被企业转化应用,生产的授粉熊蜂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30%,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基地+服务”

加快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省了时间和人力,也提高了番茄品质,价钱高了不少。”2022年10月6日,饶阳县向阳蔬菜专业合作社生防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内,设施番茄熊蜂授粉接近尾声。合作社负责人刘新庆心情愉悦,憧憬着在熊蜂“帮助”下番茄秧苗结出香甜的果实。


  2008年,饶阳县向阳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生防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基地,从衡水市农科院引进设施番茄熊蜂授粉、日光温室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等6项绿色生产技术。


  原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结果却令刘新庆十分欣喜:用了市农科院的熊蜂授粉技术,每亩节省人工6-8个、坐果率95%以上、果实饱满,亩增产10%以上,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技术减少杀虫剂用量60%以上。刘新庆高兴地说:“自从用了市农科院的生物防治技术,蔬菜大棚连年增产,预计2022年又能比2021年增产10%”。


  科技在田野里绽放着力量。


  近年来,市农科院全力打造产学研示范基地,加强科技服务,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有效对接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打造示范基地。依托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宣传和培训,以“绿色+”技术标准链支撑产业链。先后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20余个,年示范面积3万余亩;示范推广小麦、玉米、棉花、谷子、牧草、油菜等作物新品种、新技术100余项。景县低平原粮食作物绿色生产示范基地、深州前营衡麦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康宏牧业牧草示范基地等一批示范基地,逐步建立了集科研、试验、展示、集成、推广“五位一体”的科技服务模式。


  与此同时,该院加强与企业合作,促进新品种生产经营权转让。“十三五”以来,衡水市农科院签订新品种生产经营权转让协议52份,转让作物新品种38个,小麦、玉米新品种转化率达100%。


  市农科院还积极组织农技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指导服务,解决群众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实施技术帮扶。市农科院组织农技专家下田、进户、入社、到场,把技术服务送到农民手中。2021年秋季,我市遭遇极其罕见的秋涝天气。该院发挥技术优势,积极参与“一排双抢”,提出“品种+技术”的综合应对方案,提交技术建议4份。他们还充分发挥国家、省产业技术体系平台优势,围绕秋收、秋种、小麦越冬、拔节、孕穗、灌浆等关键期,成立专家组,派出专家20多人,实地指导50余次;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培训会30多场次,通过省、市级媒体报道科技壮苗活动10多次。小麦生产平稳度过了抗秋汛、促弱苗、防病虫等多个关口,为夏粮再获丰收提供了保障。期间,结合生产上的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和气象条件,出版《小麦促弱转壮技术》旬刊7期,提出不同阶段的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及时有效指导了一线生产。


  开展农技培训。“十三五”以来,借助人社部专家服务团项目、三区人才项目、“三下乡”、科普活动周和志愿服务活动等,市农科院举办大型现场观摩会或培训活动180余场次,技术培训(田间指导)300余场次,培训基层技术骨干及农民10万余人次,助力打造企业品牌或区域品牌15个。


  此外,市农科院充分发挥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作用有效助力“双减”,成立研学科普之家,积极为广大青少年搭建科普实践平台,将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于一体的农耕文化和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到我市中小学生。去年以来,先后组织科普研学实践活动50余场次,参加科普研学实践青少年学生近万人次,寓教于乐的方式为青少年开启了农业科普的大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这让市农科院的广大干部职工深受鼓舞、更感振奋。虽值寒冬,他们依旧忙碌在实验室、试验站和田间地头,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衡水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 段文雅 

通讯员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