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河北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当创新链拥抱产业链,燕赵大地新意盎然。



今年3月,鑫海化工大模型正式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成为我省首个合规落地的化工行业大模型。聚焦化工安全生产核心痛点,鑫海集团联合百度智能云研发了这个大模型,为安全生产装上超级智慧大脑。



河北鑫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何晓光:


能对我们的产品收率提升1个百分点,对能耗降低5到7个百分点,综合效益算起来,单装置能够提升每年超过千万元的收益。


河北把重点企业作为转型升级的抓手,扎实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企业设备上云等行动。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主导产业中,先进钢铁、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3.7%和11.4%。全省107个重点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74万亿元,同比增长5.1%。




本台记者 王辉:


传统产业转型焕发"新青春",新兴产业提质按下"加速键",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工厂。在这里,中小企业的"机器人创业梦"由梦想走进现实。


在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工厂里,有1000多人的研发、制造团队和机器人焊接工作站、激光切割机、金属3D打印机等800台套加工设备。凭借强大的设计研发和制造能力,成为唐山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唐山百川创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孟昭:


共享工厂成立一年多以来,我们先后服务了160多家来自京津的创新载体。这里面既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也包括一些中小企业的首台(套)产品。近期,我们又在北京和天津分别设立了共享工厂接单平台,为更好地承接京津的科技成果在我们河北转化落地提供渠道支撑。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全省机器人企业431家,较2024年底新增62家,实现营收91.9亿元,同比增长25%。


"奔跑"的"河北造"机器人,是河北推动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我省出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持续落实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16条措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20条措施,推动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建设。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6%,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2个百分点。



驾车驶入面积超百万平方米的"地下城",如何顺利抵达目的地?


大数据在传统农业能发挥什么作用?AI如何让种地"聪明"起来?


这些颇具未来感的问题,都能在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找到解答方案。



河北省委雄安办副主任 耿锋:


场景汇不是单纯的技术比拼和技术展示,而是以场景创新为牵引,通过丰富的应用场景,为前沿科技成果创造更多落地转化空间。


汇未来技术、聚未来产业、建未来场景。第二届场景汇981家企业团队的1191项作品进入决赛,656家企业团队的736项作品获奖。其中不少项目已在雄安乃至全省落地生根。


近年来,我省推动未来产业加速布局,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产业,力争在关键细分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河北依托绿电优势发展算力,综合算力指数成为全国第一。算力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我省在医药、化工等26个领域开发了一批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应用场景。


去年10月,中国星网成为第一家正式在雄安新区运行的央企总部。以此为契机,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在雄安成立,60多家上下游企业循链而聚,新区首个创新主链条形成。


政策端、市场端同频共振,河北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澎湃。


编辑:姜长淼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原标题: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 | 向新而行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