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邑中学获评“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标志着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上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围绕文明校园建设,近年来学校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从思想引领到环境塑造,从师资锻造到文化浸润,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文明培育体系,让文明之花深深扎根文明沃土。



党建领航,筑牢文明建设根基。学校以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构建“书记牵头、班子协同、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党委会定期部署党建与意识形态工作,创新开展每周一学“习”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教育教学的“定盘星”。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大会、廉政基地参观等活动,在重要时间节点强化纪律约束,筑牢思想防线。打造法治教育基地,定期开展普法宣传,多渠道预防校园欺凌。每周排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建立台账,全方位守护校园安全。





德润人心,培育学子文明素养。校园、教室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宣传醒目,课堂教学与主题宣讲联动阐释其内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校领导带头授课,打造“移动”思政课堂。如开学第一次班会的党史故事分享,清明节烈士陵园的缅怀祭扫,成人仪式上的担当教育,劳动基地的耕耘实践,让思政教育走出教室,融入学生成长。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学生们纵论天下;爱国励志报告中,理想信念愈发坚定。这些活动,让“天下为公”的担当精神转化为学子们的行动自觉,也深化了他们的家国情怀。


强师兴教,夯实文明传承基石。坚持不懈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教师头脑,常态化开展师德培训与法规学习,规范从教行为。完善教师专业成长体系,通过常规教学工作量化督查、考试成绩数据化管理助力教师精准教学。推进“一四五高效课堂”建设,开展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等活动,提升教学能力。实施“一三五八”(即一年入门,三年成熟,五年成教学骨干,八年成名师)发展规划,借助国培、省培计划助力各年龄段教师成长。




文化铸魂,涵养校园文明气质。校史、校训等文化标识醒目展示,“班级文化墙”“校园文明榜”彰显文化自觉。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里,国学经典诵读声朗朗,非遗表演、戏曲宣讲中,文化自信悄然生长。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无烟校园”建设与植树活动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40%的绿化面积让校园四季常青,塑胶操场、先进教学设备与直饮水等设施构成舒适的学习生活空间。板报评比、演讲比赛、“文明我先行”等主题活动,激发学生文明意识与参与热情。覆盖文艺、科技、体育等领域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平台。这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氛围,让文明成为校园鲜亮底色。



“‘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是对学校全体师生用责任与热爱书写的文明篇章的肯定,是荣誉也是责任。”武邑中学校长表示,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以更高标准培育时代新人,共绘“环境美、文化浓、学风正”的校园文明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