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催人进  万物生辉共“耕”新


——我市高奏春耕备耕“进行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


春光渐浓,我市春耕备耕已从南到北陆续展开。在枣强县,11个技术小分队分赴各乡镇对麦田进行分类技术指导;在阜城县,正丰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返青肥运输车队正分批将厂家根据土壤特性专门配置的化肥配送到农户家里;在武强县,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发放技术书籍和科技明白纸……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2年,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种植面积、总产均创历史新高。今年我市将全面开展粮食生产全程精细精准科学管理行动,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优质粮食工程,坚决完成粮食生产任务。


抓好春耕备耕,是推动粮食提质增产的关键。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市春季农业生产总体形势较好,全市农资市场稳定,农资供应充足,一幅忙碌紧张但有序平稳的春耕图正在湖城大地徐徐展开。


 


 


农资备足打牢丰产丰收基础


——我市冬小麦面积499.5万亩以上。今年立春前已调运储备化肥152412吨、农药1647吨、农膜1221吨。截至2月底,全市已检修拖拉机4.7万台,指导培训农机手1.3万余人,发放明白纸1.7万余份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市各地各部门及早谋划全年粮食生产,全力以赴保供给促丰收,全面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保障春耕生产,农资是关键。


“强盛369玉米种子50元/袋,尿素110元/袋,广西田园药肥160元/袋……”日前,在饶阳县雄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几位农民一边查看玉米种子,一边咨询销售人员种子的价格、产量和化肥用量等问题。春节过后,农户们便开始选购种子、化肥,购买农药,为春耕生产做足准备。


我市冬小麦面积499.5万亩以上,正陆续进入返青期。连日来,市供销社结合全市种植结构和农民需求特点,提前做好用肥、用药需求调查,系统内农资企业利用与化肥生产厂家、大型农资企业长期合作的渠道优势,提前备足备好货源,扩大化肥、农药、农膜等重要农资的储备规模,确保农业生产需求。今年立春前,全系统已调运储备化肥152412吨、农药1647吨、农膜1221吨。



服务跟得上,农民田间地头学农技。


“墒情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有部分麦田冬季缺水,要根据情况选择时机早浇春一水,及时做好田间管理。”“针对现在苗情较为复杂的情况,小麦返青后需要镇压锄划、提墒增温。”……这几天,走进农村,站在田间地头,随处都可看到一幕幕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户如何对小麦进行春管的场景。



技术指导服务是搞好春耕备耕的重要环节。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大批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调查小麦苗情墒情。技术人员在调查会商基础上,提出了《衡水市2023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


强化服务保障,全力护航春耕。


武强县正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麦田里,刚刚查看过苗情、墒情的总经理张英华正在查看手机,“农行给办的30万元贷款到账了,提款买种子、化肥,把滴灌设备也更新一下。带着大伙努把劲,今年再干出一个大丰收。”


一笔笔及时到位的信贷资金,为春耕备耕播洒了“及时雨”。当前,衡水银保监分局先谋快动,统筹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普惠金融服务、落实惠农政策,主动对接农民春耕备耕需求,为全市春耕生产、夏粮稳产丰收提供有效金融供给。


国网衡水供电公司也迅速行动,不断推进带电作业机器人、无人机巡检、新型地埋电缆检测仪等多种科技手段的规模应用,服务春耕保电及“三农”工程建设规划,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高效农业转变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全市农机管理部门积极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开展春季农机维修技术指导,通过组织农机手集中培训、印发技术明白纸等方式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切实做好春季农机化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据统计,截至2月底,全市已检修拖拉机4.7万台,指导培训农机手1.3万余人,发放明白纸1.7万余份。


农资已到家,农机已到位,农技已到田。如今在我市,农民们正准备“大展拳脚”,一切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样子。


 


高新技术支撑粮食增产增收


——我市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科技水平和安全水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武强县、故城县、景县获得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


今年在我市春耕备耕一线,科技的力量给田野带来无限希望,良肥、良机、良法让农业更有“科技范儿”。


连日来,景县一农资有限公司开展了测土配方智能配肥项目,相继为各乡镇进行土壤检测,根据检测出来的土壤数据,结合作物需肥特性,给农民生产定制配方肥。


“我们专门成立土壤肥料专家团队,负责测土配方施肥,并与种植户签订配方肥的供应协议,让农田吃上了‘营养餐’。”公司负责人介绍,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与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按照“土壤缺什么补什么、少什么加什么”的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使用配方肥,避免出现肥料过剩和土壤板结问题,进一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有了科技的加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时间表已成为过去式。故城县东大洼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中心物联网控制室里,工作人员通过云平台便可视频监控观察高标准农田里的小麦生长情况,还能通过手机远程控制灌溉设备的电磁开关阀。该平台将所有现代化农业设施串联起来,为农户提供数据监测、信息发布、田间管理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服务。


现代农业的发展还离不开农业机械化。


“传统的浇地方法既费时又费力,自从用上浅埋滴灌技术,用时缩短了一半,还节水,肥料也可直接灌溉到麦苗根部,省力又高效。”近日,故城县建国镇种粮大户刘宝收正为春灌忙碌,2022年他流转的1700多亩土地,用上了浅埋滴灌技术,病虫草防治则用上了现代化装备,“4台无人机,3台高秆喷药机,只要半天时间就能完成飞防作业。”


天上飞,地上跑,越来越多高科技农机装备驻扎田间,“会种地”变身“慧种地”,对粮食增产贡献率显著提升。去年,我市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科技水平和安全水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其中,武强县、故城县、景县3个县获得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称号。


良法护航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继2020年、2022年之后第三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1.22万亩,总产值3100多万元!2022年景县首次尝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便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的目标。


“去年,我们合作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一亩地有200块钱的补贴,比单一种植玉米每亩至少多收入400块钱,大豆‘套种’玉米,种出了丰收好年景,今年一定接着干!”日前,景县秋实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国华正忙着咨询农技人员,争取今年田里多生“金豆豆”。


科技支撑让春耕备耕动力更强。今年我市将加快重点农业机械引进推广,鼓励使用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让科技沉下去,效益提上来。


 


多措并举浇灌丰收希望


——农资打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惠农政策等涉农举措件件落实到位,为夏粮丰收奠定基础。今年,我市将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5万亩。种粮农民还将收获种粮补贴、小麦最低收购价、配套补贴资金等政策“大礼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在我市,农资打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惠农政策等涉农举措件件落实到位,为夏粮丰收奠定基础。


“首先,咱看它的包装,上面有公司的标志、肥料的执行标准、生产许可证,缺一不可。”日前,桃城区农业农村局利用农村大集,集中开展“三农”领域农机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内容的宣传活动。


春耕备耕期间是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购销旺季,也是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的高峰期。连日来,我市各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农村街巷、农资商店,向农民宣传农资购买常识,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检查,确保农民群众在春耕生产中“播下放心种,施上放心肥”。同时,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农资打假力度。



耕地提质量,丰收提“底气”。


清理沟渠、修理机井……最近,桃城区赵家圈镇支家村的村民正为春灌做准备。今年的春灌对于支家村的村民来说,轻松不少。


2021年,乘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春风,桃城区农业农村局积极牵头,于11月开始在支家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田进行了科学化分块,修筑沟渠、扬水站点解决排灌问题,拓宽理直田间道路,为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生产打好基础。


藏粮于地的重点是藏粮沃地。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现代农业催生了澎湃活力。2022年,我市共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31.76万亩。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5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惠农政策很“暖心”,农民种粮更安心。


这几天,阜城县崔家庙镇康庄村村委会副主任张金凤每天都到村里1700多亩的油菜示范基地里转一转,等待时机决定是否浇水。“这一方地,别看表面枯黄,地底下却是生机盎然。过段时间如果来场春雨,就不用管它,直接等熟了。”


这是康庄村第二年种植油菜。”种子是河北农科院旱作所油菜创新团队选育的‘衡油8号’,高产且稳产,一亩地能卖八、九百块钱。收了油菜,可以种高粱。各种惠农政策,让我们农民越来越省心,挣得也越来越多。”村里的种粮大户朱红东说。


在我市,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不断健全。2022年,我市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小麦最低收购价等政策,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7亿元,受益户数4094户,补贴机具4993台(套),其中拖拉机2451台、小麦联合收割机43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954台……有效调动了种粮农民积极性。


今年,我市种粮农民还将收获政策“大礼包”: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种粮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政策;继续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在产粮大县推行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加大对大豆种植支持力度,落实配套补贴资金……鼓励农民做好春耕备耕,让农民种粮有奔头。



大地回暖,农事渐忙。


湖城大地,丰收的希望正在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