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胎画珐琅又称“烧瓷”,目前,河北省衡水市景县龙华镇是铜胎画珐琅技艺传承制作的中心区域,以龙华镇为中心,其技艺影响,直接辐射到县域及衡水市周边地区。铜胎画珐琅,它以红铜制胎,后在胎土敷一层白釉,烧结后用釉色彩绘,经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烧结、镀金、磨光而成。历经裁料、制胎、敷釉、烧结、彩绘、烧彩、抛光、镀金等多达几十道工序。因其工艺近似景泰蓝,在装饰上又有瓷器的风貌,所以成品既具有景泰蓝厚重、端庄的特色,又有瓷器明丽、清雅的风采,从而构成了其独具一格的艺术特征,是我国民族思想、民族文化的良好载体,具有很高的艺术文化价值。


铜胎画珐琅,1446年起源于法国边陲小镇佛朗德斯(Flanders)。1668年,皮尔斯·罗丹(Pierce Rosin)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将一件珐琅彩鼻烟壶献给康熙(后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随着中西方贸易的交往,旋即受到皇室帝王们的喜爱。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皇宫造办处扩大编制,下设珐琅作,开始研制珐琅器的烧制,并成功地烧制出了我国的金属胎画珐琅器。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由于内务府自炼珐琅料的成功,铜胎画珐琅的品种更加多样,并借鉴瓷器彩绘艺术手法,出现了纹饰繁复、装饰性更强的图案。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是画珐琅的鼎盛时期,更加着重装饰,丰满华丽、色彩典雅。宫廷造办处的画珐琅有的以金、银作胎,并与玉器、象牙雕刻、雕漆、景泰蓝、木雕等相结合,更显雍容华贵。



历经康、雍、乾三朝的推崇,铜胎画珐琅制作风气日盛,但由于珐琅彩器的制作费用昂贵,原材料短缺,工艺复杂,难度大,因此,一直为宫廷所垄断,民间极少涉足。随着国力的衰弱,到清代后期内廷就逐渐中止了珐琅彩器的生产,从此珐琅彩工艺也便渐渐的销声匿迹了。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公私合营烧瓷生产合作社在北京成立,1958年成立了北京烧瓷厂,1959年3月生产运营。铜胎画珐琅制作的代表人物有王安府和崔义亭。1969年,北京烧瓷厂转产为北京东风无线电厂,烧瓷生产彻底停止。1972年,作为崔义亭、王安府二位烧瓷老艺人的亲传弟子、时任北京烧瓷厂团支部书记的郭振华,回到了家乡景县,创办了“河北省西路公社烧瓷厂”。



1985年2月,传承弟子张会芬在师傅郭振华的全力帮助下,创办了龙华美术烧瓷厂(现为景县锦承画珐琅有限公司),集传承、展示、生产、销售于一体,专业研究、发展铜胎画珐琅技艺。于2013年9月被评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胎画珐琅”项目保护单位。经过30多年发展,现已成为一家专业生产、研发、传承铜胎画珐琅技艺及产品的企业。公司通过传习体验室、作品展厅、产品专营店等形式,让更多的社会群体接触了解到此项技艺,为该技艺更为广泛的传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景县铜胎画珐琅深受海内外藏家的喜爱,其作品多以仿古为主,多数为瓶、盘、碗、罐、碟、盏,或盘套的酒具、烟具;或为炉、鼎、斝、爵、熏、挂屏、插屏等大件艺术品。图案以花卉、竹石、民俗风尚等具有民族特点的题材为主,纹饰丰富,寓意内涵,画面空白处题以精致书法,并配以印章、朱文,成为造型工艺与诗、书、画、印技艺相结合的艺术品。在表现技法上采用珐琅釉彩,色泽鲜艳、富丽华美,画工多用工笔,形神兼备、极其精致,陪衬以花卉纹、回字纹、如意纹等民族花卉或图案,画面丰富、神态逼真、线条流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作为国礼赠送外宾的《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瓶体四周APEC会标、APEC主会场、天坛和长城四片画珐琅片均出自于张会芬和她的徒弟之手,代表了民族技艺的最高水平,完成了国际文化交流的使命,使这一悠久的传统手工艺蜚声海外。2018年9月,张会芬被评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胎画珐琅”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景县铜胎画珐琅技艺以“传承技艺、弘扬文化、回报社会”为己任,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各项文化活动,深入融合景县文化,积极参与大运河文化建设,奏响了新时代主旋律。张会芬介绍,公司现已拥有53名传承人,并在传承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研发创新,尝试将铜胎画珐琅展现到摆件、家居、饰品上来,希望将这项艺术大众化、平民化,让这门古老的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用指尖打造出属于国人的“奢侈品”。

景县铜胎画珐琅的传承人在不断努力诠释着工匠精神的同时,以传承发展为首要目标,积极带动当地农村和贫困人口就业。目前,当地铜胎画珐琅从业者已达到800多人,并不断扩大着影响范围。还带动了与技艺相关联的企业发展,如紫铜、釉料、设备、包装、耗材等,涉及受众区域遍及全国,受众人口达上万人,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作者:马晨曦 图片:王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