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我市以“一产一案一档一账”创新模式为抓手,深入开展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目前已率先在全省实现省级的6个产业集群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全覆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作为市场经济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制度,是提升市场效率的关键支撑。今年以来,我市围绕枣强毛皮、深州农副产品加工、枣强复合材料、景县橡塑制品、安平丝网、故城裘皮服装服饰等6个列入全省107个特色产业集群检测机构全覆盖项目,以及冀州医疗器械、武邑金属橱柜、景县铁塔钢构等8个“9+5”产业集群发展需求,通过能力升级优服务、新建机构补短板、盘活资源强基础等实招,全力构建现代化检验检测服务体系。
坚持高位推动,迅速搭建起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第一时间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衡水市加强特色产业集群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建设工作专班,同步在各相关县市区设立专班,明确专人负责,形成市、县两级协同联动的高效推进机制,为任务落实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同时,全面梳理、精准摸清各产业集群检验检测需求与短板,并出台《关于加强全市特色产业集群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创新提出“巩固提升一批、优化盘活一批、培育新建一批、服务延伸一批”的“四个一批”建设路径,明确攻坚方向。
聚焦产业痛点,严格对标“四个一批”路径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对安平丝网等产业集群的优质机构,通过扩增检测参数、引入高端设备,全面强化其服务能级,助力产业迈向高端化;对2家为景县橡塑、枣强玻璃钢产业提供服务,且处于停滞状态的检测服务机构,实施转企改制与技术升级“双轮驱动”,重塑运营机制、更新设备技术,全面激活检测效能;针对枣强毛皮等3个长期缺乏专业检测支撑的产业集群,迅速启动专业化检测中心建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对故城裘皮服装服饰等产业集群,以设立专属服务窗口、深化跨区域检测资源合作为抓手,不断延伸检测服务链条,为产业发展筑牢质量根基。
截至目前,我市高质量实现6个省级产业集群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全覆盖任务目标。其中,为枣强毛皮、深州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新建的2个省级质检中心已顺利完工,并取得了CMA资质认定,获省级质检中心批复。其余4个产业集群检测机构的优化盘活、巩固提升、设立延伸服务机构任务也均按计划完成。全市125家检验检测机构获CMA资质认定,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9家,依托国家工程橡胶和国家塔桅2个国检中心引领,省丝网中心等9个省级中心支撑,构建起了“差异化扶持、梯次化培育”的综合发展格局,检验检测服务产业能力持续领跑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