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有这样一位青年教师:他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获得者,又是校企合作的积极践行者;他既能带领学生在实验室探索科学奥秘,又能深入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难题。


他就是博士后、副教授邓健康。一直以来,他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学、科研与服务地方经济的赛道上全速奔跑,用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诠释着新时代高校教师的热忱与担当。


严谨治学的“硬核”导师


“衡水是个干事创业、实现梦想的好地方。”2018年,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专业的邓健康博士,选择入职衡水学院,成为食品与质量安全专业的一名青年教师。他深知,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职责,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做学生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

邓健康主讲《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生物化学实验》《食品专业英语》等多门课程。教《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时,他善于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生动的教学案例,让抽象理论与前沿实践结合。上专业英语课,他要求学生课前20分钟把段落背得“像说母语”。实验课更是从早八点守到晚十点,给学生充足的动手实践和小组讨论机会。学生们评价他的课“既有干货又接地气”。


他推荐费曼学习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复杂概念,以此检验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带科研项目时,他放弃休假扎根实验室,从文献查阅、实验设计到数据分析,全程带着学生钻研。他坚持科研原创,失败后认真总结,常和学生说“方法总比困难多”,带领团队一路向前。即便因连续熬夜和低血压,曾经濒临晕厥,他仍坚持陪伴:“当老师就得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作为硕士生导师,他的指导令学生们收获颇丰。15人考取南京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淮阴工学院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6人获得河北省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等荣誉,多项学生成果获省级奖项。目前他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7名,还发表教学研究论文6篇,参与教学研究课题2项。


攻坚破难的科研“追光者”


如果说教学是邓健康作为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那么科研则是他学术生涯的鲜明底色。在科学研究领域,邓健康展现出了非凡的学术敏锐度和扎实的研究功底。


他的主研方向为农产品深加工及高值利用、食品危害因子智能传感技术。从主持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到主持河北省人才强冀工程重点人才项目、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横向课题,再到主持完成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他主持的12项科研课题始终瞄准产业痛点。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科研能力的肯定,也标志着衡水学院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关键实验攻坚阶段,邓健康反复探索、不断尝试,终于实现重要突破。此后两年,他持续开展补充实验、完善研究内容,经过多次投稿,最终成果被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收录。

科研工作中,他坚持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并重。“作为高校的科研工作者,除了开展基础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接企业需求,突破技术瓶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比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他聚焦植物蛋白这一重要生物大分子,从多尺度角度探究其稳定机制,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为食品工业中植物蛋白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衡水学院大力支持下,他主导建立了食品专业检测平台,实现了多数食品的营养和安全指标分析检测。


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邓健康曾经遇到实验室条件有限、研究数据不稳定等多重挑战。可这些困难反而让他越挫越勇,练就了一身解决问题的硬本领。36篇学术论文、5项发明专利的成果背后,是他“把冷板凳坐热”的坚守——婚礼次日便返回实验室的他,总笑称“科研进度可比婚假紧急”。


扎根地方的产教“搭桥人”


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面临新形势新要求。邓健康认为,作为高校科研人员,有责任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2022年1月进入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后,他积极发挥高校与企业间“桥梁搭建者”的作用,致力于将高校科研优势与企业产业需求相结合。


邓健康与企业技术团队共同研发的“水酶法生产功能核桃多肽乳和核桃油”新工艺,提高了核桃乳产品的功能特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核桃活性物质的综合利用,并在企业中完成研究成果的中试示范。他们建立了核桃产地和品种判别方法,形成核桃特征多酚类物质数据库。

他积极响应服务地方号召,加入衡水学院服务地方专家团队——食品加工与安全检测服务团队与酵素与药用食品研发团队,助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与多位老师合作,在发酵产品、树莓系列产品、精酿啤酒等领域,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


在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他带动学科其他青年教师共同参与产学研项目,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科研团队。在养元博士后工作站,邓健康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攻克技术难关,提升了企业研发能力,也锻炼了高校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在他看来,“高校教师就应当走出象牙塔,深入了解产业发展需求,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升科研水平,同时培养更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种务实创新的理念,正是邓健康在服务地方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从教学育人的园丁,到科研创新的先锋,再到服务地方的桥梁,邓健康用实际行动,在衡水这片土地上书写着高校教师的时代答卷。当被问及为何选择扎根衡水时,他指向实验台上的核桃样品:“最饱满的果实往往孕育在最朴实的土壤里。”


张洪宁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