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是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的有效途径。近日,我市开展了四级干部包网格、解难题活动,以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干部下沉网格方式,倾听群众呼声、回应民生关切,让服务直达基层,听民声、汇民意、解民忧,不断打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大幅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社区农村网格化

干部包联全覆盖


“您好,我在线上申领高龄补贴总是出错,能帮我解决吗?”近日,桃城区永兴社区一位市民在为家中老人申领高龄补贴时遇到了困难,焦急地向正在走访的社区网格员求助。包联该社区第7网格的市民政局干部蒲荣伟了解到这位市民在申领步骤上出现了错误,迅速协调市民政局相关科室,安排专门人员一对一指导,助其顺利完成了补贴申领和首次认证。


自活动开展以来,从基层群众向网格员反映问题到包联干部帮助解决问题,像永兴社区这样的例子在我市比比皆是。


基层网格怎么划?干部包联如何包?这是四级干部包网格、解难题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为充分发挥各级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我市周密安排,让服务直达基层“最后一米”。全市划分为城市社区网格和农村网格,由各级干部按照就近原则,分别包联不同的网格。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开展工作,各县市区切实推动工作落实,各级干部第一时间带头到包联网格的村、社区报到,主动对接网格员开展工作。


事情在网格发现

问题在网格化解


四级干部下沉网格干什么?群众难题如何化解?自活动开展以来,包联干部积极下沉网格一线,化身“宣传员”“巡查员”“信息员”“调解员”“服务员”,主动倾听民声、宣传政策,排查化解各类矛盾隐患,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提升。


活动中,全市广大包联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定期联系等多种方式,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掌握惠民政策落实、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各项惠民政策、重大决策部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帮助解决服务不及时、管理不到位等方面的物业问题,帮助解决不文明养犬、小广告乱张贴、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方面的基层社会治理问题,解决垃圾清理不及时、农村道路损毁等方面的人居环境问题,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水电气暖、就业、就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以及群众关注的其他问题;聚焦化解矛盾隐患,排查私搭乱建、公共设施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常态化入户走访、定期下沉调研、召开村(居)民议事会……活动中,各级包联干部通过多种方式下沉网格,按时到村(社区)报到,主动对接网格员,了解网格内具体情况,实现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依托线上微信小程序、政务服务APP、居民群等反馈渠道,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线索,再通过网格上下联动、协调处置,从而实现事情在网格中发现、问题在网格中化解。


问题闭环处理

件件均有回应


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托举民生。连日来,我市广大包联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同时,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调动各方资源,加大协调力度,一件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包联干部张广斌在桃城区南盐道社区铁五生活区走访时发现,居民已缴纳天然气管道施工费用,但因种种原因,施工单位迟迟未能进场施工。了解情况后,他主动找到施工单位,积极协调相关事宜。目前,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社区居民满意地说:“包联干部一到社区,困扰我们多时的难题迎刃而解了!”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提升群众满意度,活动中,我市积极建立问题闭环处理机制,在下沉网格、问题收集、协调处置的前提下,在问题办结后,督促网格员通过电话回访、入户走访等方式,对群众回访反馈,真正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干部的“履职清单”。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毛细血管,也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为推动我市四级干部包网格、解难题活动深入开展,我市不断完善“基层党建+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进一步优化网格员配置,加强社区工作者和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培训、明晰职责任务,不断提升网格员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广大网格员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排查风险隐患、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基层治理各项工作末端落实。


通讯员:李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