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段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岁月里,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尊严,无数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被铭记。而在众多红色经典作品中,《平原枪声》以其深刻描绘抗日战争时期冀南地区军民英勇抗敌的事迹而独树一帜。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见证了作者李晓明作为一名革命者和作家的传奇人生。
少年投身革命 亲历敌后斗争
1920年12月,李晓明出生在枣强县肖张镇程杨村一个普通家庭。少年时期的他聪慧好学,尤其喜爱阅读进步书刊,在思想上早早受到革命启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大举入侵华北,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年仅18岁的李晓明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他在冀南根据地担任过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县游击大队政治委员、分区青年救国会主任、青年营营长、旅宣教科长等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领导地方武装与日寇展开顽强斗争。
这段亲身经历成为李晓明日后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他亲眼见证了一个个普通农民如何成长为抗日英雄;亲耳听到过一次次伏击战打响后的枪声;亲手参与组织群众支前、破坏敌人交通线……这些鲜活的记忆,最终化作《平原枪声》中最真实、最动人的篇章。
深耕文坛 创作经典《平原枪声》
抗战胜利后,李晓明随部队南下,参与了解放战争,并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从事党的宣传工作。
1956年,时任中共武汉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副校长的李晓明经常被当地学校邀请去讲革命故事,台下的青少年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把最心爱、最崇高的红领巾给李晓明戴上,希望能经常听到他的革命战争故事。
烈士们伟大精神的激发,青少年们的企盼,责任心的驱使,使李晓明产生了以亲身经历创作小说的冲动。据李晓明回忆录《回忆》中所说:“一写起来,许多老战友和牺牲了的烈士,还有战斗英雄们的形象就展现在我面前。”
李晓明把亲身经历的十几个抗日故事串连起来,编写成《一个抗日游击队的故事》,历经3次改写,在青年作家韩安庆的帮助下又三易其稿,最终定名为《平原枪声》,首发于上海《收获》杂志。1959年10月由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
这部作品以冀南地区和枣强县抗日斗争为背景,以真实人物为原型,讲述了抗日战争初期,冀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如何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书中塑造了诸如马英这样的英雄形象,他们出身贫农,却凭借智慧和勇气带领群众反抗侵略者,展现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平原枪声》一经问世即风靡全国,成为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并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评书等多种艺术形式,深受观众喜爱。许多读者表示:“小时候读《平原枪声》,就像听长辈讲故事一样亲切,既紧张又感动。”
1959年,李晓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随后,他笔耕不辍,先后创作长篇小说《破晓记》、中篇小说《追穷寇》等多部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读者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晓明先后担任武汉市委党校副校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南局农委办公室主任,广东省文艺创作室主任,湖北省文化局局长,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艺术局局长等职。2007年12月,因病逝世于武汉。
“枪声”永不消散 精神催人奋进
炎炎夏日,走进枣强县“平原枪声——枣强抗日战争印记馆”,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展馆内灯光柔和,墙上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武器、一封封感人至深的家书……都在无声地讲述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一名花甲老人站在人群最前面,认真听着讲解,眼角微微湿润,轻声对身旁的孙子说:“孩子,你记住,和平来之不易,这都是前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孩童一脸郑重地点了点头。
“作为讲解员,在反复打磨讲解词、深入研究历史资料时,我愈发明白,这些故事不仅是过去的印记,更是照亮当下的精神火炬。”讲解员马恒璇语气坚定,神情中满是敬意。
每年清明节、抗战纪念日前后,来自石家庄、邢台、衡水等地的中小学生纷纷前来开展“重走抗战路”“红色故事会”等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深入了解那段峥嵘岁月。
肖张镇党委书记张庆六也时常出现在参观人群中,他动情地说:“我们不仅要让年轻一代了解这段历史,更要传承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将这种精神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
如今,枣强县结合“平原枪声”品牌,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研学教育”融合发展路径,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开发特色文创产品。2025年,“平原枪声——枣强抗日战争印记馆”被衡水市研学旅游工作专班办公室拟定为市级研学旅游基地,肖张镇通过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红色文化+杏花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体验项目。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超万人,不仅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村民带来了更多收入,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现在村里不仅环境好了,文化活动也多了,靠着接待游客,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大家的日子更有奔头了。”肖张村村民张红霞笑着说。
如今的冀南平原,沃野千里,生机勃勃,这片土地早已褪去战火的硝烟,但英雄们的精神仍在滋养着后人。
现在,《平原枪声》已经成为红色经典的代表作之一,它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情怀依然熠熠生辉。李晓明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他的精神遗产将继续指引我们前行,让我们不忘来路,坚定信念,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