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我市首个以人民公园为载体,集自然教育、生态科普、观赏游览为一体的科普主题园,经前期精心打造,正式与广大市民见面。



从西北角入口走进人民公园,不少市民惊喜地发现,寄悦广场绿地内,以“探秘之门”为主题打造特色科普小品。利用石头、木桩搭建稳固框架,营造自然氛围。图文展示牌如同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清晰地呈现科普主题园内容。周边巧妙配置花灌木与观赏草,与小品相互映衬,共同点明低碳科普主题。“展示牌上的内容十分丰富,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增长知识,真不错。”市民陈燕对科普展示牌赞不绝口,一块牌,内容丰富、表达形式直观,为群众认识自然之美、体验生态之美提供了“好课堂”。






为完善公园功能、打造科普特色,市园林中心秉持低碳环保理念,以微改革微创新为抓手,制定专项设计方案,通过就地取材、循环利用废弃物等创新举措,在人民公园建设低碳科普环线,将自然科普与公园景观有机融合,构建兼具知识性与互动性的公园文化空间,为青少年儿童提供植物科普实践场地,低成本实现公园功能增新,景观提质。





据了解,科普主题设计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设计策略,将植物科普与低碳实践有机结合,打造由寄悦广场・探秘之门、绿篱趣语・植物知识竞答、西山道韵・花卉科普长廊、临溪绿影・木桩智慧站、儒乡探秘・翻翻乐奇遇、林间小径・自然密码道、竹林幽梦・植物密语墙、中山道彩・轮胎碳索乐园、东山韵语・节气科普步道、绿脉穿梭・灵动树牌奇遇组成的沉浸式科普环线。




此次园林系统化的科普设施建设,既实现了园林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又构建起全方位的植物知识传播体系。回收再利用的园林废弃物作为科普载体,极大地丰富了公园的科普形式与内容。通过公共空间的科普示范作用,可有效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从环境与游客体验两大核心层面产生积极影响,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城市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范例与创新思路。


市园林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园林废弃物利用率,打造更多小品景观、便民设施,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