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招商之冬”活动系列评论之一



号角嘹亮,击鼓催征。



日前,我市召开文化和旅游工作推进会暨2020年“招商之冬”动员大会。市委书记赵革强调,要吹响集结号,打出组合拳,迅速掀起抓招商上项目的新热潮。这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抓招商上项目是当前衡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抓手。市委、市政府提出,利用今年最后三个月的时间,深入开展“招商之冬”活动。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抓招商上项目的高度重视,彰显了抓招商上项目的坚定决心。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抓招商上项目是我市实现跨越赶超最现实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衡水是靠着招商引资、无中生有、发展产业,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招商和项目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这些年全市上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强市、美丽衡水建设。然而,我市的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还存在短板。比如,到2019年底,我市规上工业企业为886家,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分别为390家、364家、391家,但我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为1191.8亿元,比张家口、承德、秦皇岛三市分别少1亿元、238.5亿元、850亿元。这说明,我市产业项目个头小,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还不够强。衡水要实现跨越赶超,必须补上产业项目这一课。未来经济发展主要靠抓存量和抓增量这两手,但存量的优化提升是梯次渐进的,外部增量的扩大提质才更具有变革性和决定性。今天的招商引资,形成的是明天的项目建设,决定的是未来的生产力水平。现在的衡水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机遇叠加,特别是我们自身土地资源丰富、要素价格低、环境容量大,正是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大干快上的好时候。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只要我们借好了招商引资这个外力,就一定能实现跨越赶超。




奏响抓招商上项目最强音,必须树立起“抓产业项目就是抓发展、以产业项目论英雄”的鲜明导向。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亲自抓的“一号工程”,把抓产业项目作为推动衡水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作为解决衡水发展问题的“金钥匙”,作为实现衡水跨越赶超的“发动机”,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突出重点、聚焦主业,确保“招商之冬”活动快出成果、出大成果。要聚焦重点抓招商,坚持大项目与小项目并重、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重、实体项目与虚拟项目并重、智力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并重、工业农业项目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项目并重、存量与增量并重,围绕主导产业招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招商、围绕先进发达地区招商、围绕高端高新名企名牌招商、围绕投资额大的项目招商、围绕高新区开发区招商,以项目建设新突破带动经济发展上水平。要完善政策、做优环境、提升服务水平,调动一切资源、想尽一切办法、抓住一切机会、发动一切力量、利用一切载体,带着感情抓招商,靠着耐劲、恒劲、韧劲吸引人、打动人,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努力打造企业办事快捷、群众办事满意的营商环境。要形成全员招商、全面招商、全力招商的生动局面,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包联机制、“一把手”带头招商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容错纠错机制,在全市上下迅速形成抓招商上项目的浓厚氛围。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衡水兴。抓招商上项目是硬任务、硬要求、硬责任。让我们迅速掀起抓招商上项目的热潮,为新时代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积聚强大能量、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