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店毛笔在现当代的发展(1945—今)


衡水市由衡水专区演变而来。衡水专区在1949年8月以原晋冀鲁豫边区所辖冀南区之二(六)、五(三)专区为基础设置,后于1952年11月撤销,1962年6月复置,1967年改称衡水地区,1996年5月改为地级市。


1945年-1978年


衡水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就是革命根据地,各县在1945年先后解放(最早的是安平,1945年5月,最晚的是衡水县,1945年12月)。


战争年代,衡水的经济社会遭到很大破坏,传统手工业也不例外。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衡水的制笔艺人千方百计延续生产,一方面维持生计,一方面支持对敌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国家经济建设的恢复发展,衡水毛笔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革,产业发展迎来新的转机。


合作社时期的侯店制笔艺人。资料图


1952年,侯店村整合20多个制笔作坊成立了集体性质的“笔业生产合作社”,也就是侯店毛笔厂的前身。从此,衡水制笔艺人走上了合作化道路,一些外出谋生的老艺人纷纷“落叶归根”,回乡从事生产建设。笔业社最早的几位老领导有孙双元、王文巧、王建章、王锁成等人。


1958年,笔业社迁往大葛村公社。1962年,侯店村再次成立毛笔厂,“二次创业”。从这时起,侯店毛笔厂步入正轨,订单开始增多,销路打开。据村里老人回忆,1964年、1965年,侯店毛笔厂生意非常火爆,村里大部分劳动力都会制笔技艺,专职或利用农闲参加制笔生产。


1962年,张俊生从衡水中学辍学回村,进了笔厂。他有文化、精明能干,进厂后先是做学徒,不久当上了会计,后来就任厂长。不少笔厂老职工都记得,张俊生口才很好,开会讲话都不用打草稿。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侯店毛笔厂在厂长张俊生的带领下发展很快,光业务员就有十多个。他们常年在外奔波,参加各种展销会、交易会,让侯店毛笔行销全国各地,声名远播。


张俊生(中)与侯店毛笔厂业务骨干。资料图


20世纪60年代兴修水利时,侯店村搬迁到滏阳新河北岸现村址。原址在村南泄洪河道之上,相距不远。


那时候,侯店一带的制笔艺人技艺高超,远近闻名。毛笔行业有“神仙难断一撮毛”和“艺高财厚”的说法,意为毛笔的利润外行难以估算,手艺高低不同,利润相差很多。同样一个黄狼尾,侯店的艺人能做出二十多个笔头,别的地方可能就只出十几个(指的是盖毛部分,纯狼毫的笔头只能做一两个)。


张俊生富有创新精神。他和王季龄等老艺人研究开发了用黄狼尾制作的“风云”、“水月”两个小楷毛笔新品种。


1972年,侯店毛笔厂第一次把7种毛笔送到广交会上展销。“风云”、“水月”两种毛笔具有刚柔相济、吸墨力强的优点,特别符合日本人的书法习惯,被日本客商一眼看中,一次就订购了30万支。


为适应国外客户要求,张俊生开始重视毛笔装饰。他们把过去普通的青、黄竹笔杆改为“湘妃竹”、“凤眼竹”、“太阳竹”等多种笔杆。笔杆装口和封顶也以牙、骨、角、木雕为原料,采用镶嵌工艺装配而成。有些笔杆上还采用浮雕工艺,刻上“龙戏凤”、“龙盘柱”、“福禄寿喜”等图案和字样。


张俊生知人善任、管理严格,在任时厂里的班子很精干。他特别重视产品质量,让精通业务的“大石头”肖炳子当水盆车间主任,王近普当干作车间主任,严把质量关。厂里实行能者多劳的激励机制。干得多,年底奖金就分得多。因为奖罚得当,人们做事都尽心尽力,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张俊生物色了一些优秀的业务员,跑遍全国推销毛笔,自己也经常外出奔波,参加各种展销会、交易会。侯店毛笔行销各地,牌子更加响亮。那些年,笔厂订单很多。


此外,笔厂还涌现出一批技艺精湛的老艺人。“四大水盆”是李书权、王根长、王丙君、王丙仁,其中王根长有“笔头模子”之称,做出来的笔头格外规矩齐整;“四大干作”是李大森、王福庄、李仁子、王会芳;“神刀零活”有肖景新、李太新、崔恒生,其中肖景新被称作“一刀成”,挖笔仓从不用第二刀;新干作有张秀方、王三焕……


在张俊生的多方努力下,笔厂一天天发展壮大。后来,村里在笔厂基础上又发展起其他副业,如缝纫、尾毛加工、橡胶、毛刷等等。村里基本没有闲人,男女老少几乎都进厂劳动。


1978年-1993年


1978年改革开放,让张俊生迸发出更大的闯劲儿和拼劲儿。他把“风云”、“水月”毛笔改成了大、中、小三种型号,并不断开发新品种。


1980年前后,正是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的时候,很多地方的村办集体企业都被解散。而侯店毛笔厂得以保留,得益于张俊生的不计私利。


82岁的退休干部王纪绍曾任笔厂会计。他记得,当时笔厂的年收入是50万到100万元,而张俊生是最有可能把这个厂子承包下来的人。谁知,他却对唾手可得的财富毫不动心。


“这是侯店老祖宗留下来的产业,要是个人分了,对不住老祖宗、对不住村里的老少爷们!……”张俊生在礼堂里说这番话时,全场人都鼓起了掌,气氛特别热烈。时隔多年,张俊生铿锵有力的话语言犹在耳,王纪绍念念不忘。


“人心齐,泰山移”。在张俊生的带领下,侯店毛笔厂有了长足发展,成为全国毛笔制造业的龙头企业。


1983年,笔厂又增加了“文妙”、“吉玉”、“云雀”等,品种达到174个,销往日本、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当年出口130多万支,约占全国毛笔出口量的十分之一以上。


1984年,侯店毛笔厂有职工423人,毛笔品种174种,年产毛笔127万支,年产值123万元,出口创汇达15万多美元,仅销往日本的就达93万支。


由于工作出色,彭杜乡政府给张俊生颁发了一块写有“笔乡功臣”的牌匾。


1986年前后,由于工作出色,张俊生被提拔为彭杜乡党委书记。这时,笔厂的产品已经有234个品种。


到了1990年,笔厂生产能力达到250万支,95%的产品销往国外,实现产值423万元。


侯店毛笔厂厂长的继任者是原副厂长王新斗,他的业务能力也很强。张俊生离任时,曾跟王新斗使了个“激将法”,说:“我给咱留了这一栋楼,你小子可别给拆了。”王新斗憋着一口气,第二年就把毛笔产量翻了一番,没几年又盖起了一座楼。他干的头几年,笔厂比张俊生那时候还要兴旺,最鼎盛的时候,干作、零活各占一个车间,做水盆的有两个大车间、水盆师傅百十人,一天就出1万多个笔头。为了赶订单,人们常常要通宵达旦地上夜班。


    据统计,1977年至1993年间,侯店毛笔每年出口量在300万支左右,生产毛笔品种最高达270余种,最高年产量350万支,出口120 万支,畅销日本、东南亚、西欧等11个国家和地区。




数十年间,在几代制笔人的奋斗下,侯店毛笔获得多种荣誉。


1981年,侯店毛笔厂被衡水地委、行署授予“明星企业”称号;1983年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1985年被评为河北省优质产品。1985年,经国家外贸、商检部门检验,侯店毛笔厂的“风云”、“水月”、“小狼毫”等186个品种被定为“信得过的免检出口产品”。1986年获得河北省轻工业厅“工艺美术百花奖”;


1989年,该厂长城牌723出口毛笔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 1990年获省政府“振兴河北经济奖”,1992年获衡水市委市政府“十佳创汇企业”奖。 (待续)